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傩俗初论     
傩事活动之肇始就具有了信仰民俗的性格。民俗即是民风、习俗和风俗的意思。“民风”一词,始见于《礼记·王制》:“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即古代王者巡狩之礼,以诗观民风而知得失。至汉代,“风俗”已普遍通用。《白虎通义》引《尚书大传》云:“见诸侯,问百年,太师陈诗,以观民风俗”。《汉书·王吉传》:“是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风与俗,对讲互文。在民间的习惯、风气、土俗的意义上,用“民风”、“风俗”来概括,屡见于古代典籍。但将民间的风俗作为一门独立人文学科——民俗学,进行有关的理论研究,则很晚近。1846年英国学者W·J·汤姆斯提出了Folklore这一学术专用名词,原含有“民众的知识”及“民众知识学”的双重含义;他认为民俗是“在普通人们中流传的传统信仰、传说及风俗”,如“古时候的举止(manners),风俗,仪式(observances),迷信,民曲(ballade),谚语等等”。这门学科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学者对Folklore的理解也不尽一致。我国学术界是在五四运动以后至20年代初,始将“民俗”作为学术专名用语。从民俗学角度来考察傩事活动的整个发展过程,无疑是傩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傩舞简论     
我国远古的一种以禳除疫鬼为内容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后世沿袭,称之为傩.傩之初始已经具有了综合性的品格,其中包含着原始歌舞等原始艺术成分.至今,在我国一些省区民间的傩活动里,还传承着源远流长的傩舞,象贵州、江西、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傩舞就十分丰富多彩.它是远古傩舞的遗存和延伸,有很珍贵的研究价值. 1 傩舞起于原始社会末期,是原始舞蹈的一个方向的发展.原始舞蹈是在原始社会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随着原始初民劳动、思维、言语的渐进和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原始舞蹈固然有一定节奏和一系列的身体动作姿态,并联系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但它在内容、结构  相似文献   
3.
西南部分少数民族梁祝传说的流传和衍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千余年间在民间广泛流传,影响十分深巨。产生于汉族的梁祝传说,歌颂坚贞专一的纯洁爱情,反对封建礼教和包办婚姻制度,表现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对婚姻自主的愿望与追求,因而贏得各族人民喜爱。在祖国西南地区,梁祝也很早传入一些少数民族之中,深为少数民族人民所喜闻乐见。由于各族人民的不断改造和再创作,使这一千古绝唱不断丰富发展,涌现出许多同母题的千姿百态的梁祝作品。梁祝传说故事在西南少数民族中流传,发生了哪些变化,对各民族文学有什么影响,在民族文化交流中有什么意义,本文试作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4.
傩,是源于远古的一种驱鬼逐疫仪式,又称大傩、追傩、逐除等。古代文献多有记载,如:《论语》:“乡人傩”。《周礼》:“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朱衣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殴疫;大丧、先枢、及墓、入扩,以戈击四隅,殴方良”。《吕氏春秋》:“命有司大傩。”据郭沫若考证,认为甲骨文卜辞中有一字即“倛”,意为戴面具的驱鬼者。同时,殷墟发掘出土了方相氏黄金四目面具。这些都证明至迟在殷商时已有傩。至西周,傩  相似文献   
5.
在贵州省西北部的威宁县板底乡倮戛村、板底村以及腊寨乡达发村等地,传承着一种傩的活动——“撮寸己”(按当地彝语之音译)。“撮寸己”的活动内容,概括述之,是由戴面具的五个人物角色:阿布莫(老爷爷一千二百岁)、阿达母(老婆婆,一千二百岁)、麻洪姆(苗族老人,一千岁)、亨布(汉族老人,八百岁)、阿戛(小孩)出场,场外有惹戛布(山林老人),表演祭祖,扫寨、祈年等农事活动和宗教生活内容。(?)据“撮寸己”的整个情况来看,它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傩活动,并且其中已具有相当的戏剧因素,可归属于傩戏范围。“撮寸己”有其独自的形成发展过程,并具有宝贵的文化学意义,确实应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傩俗续论     
中国民间广泛传承的傩事活动,两千余年来都贯串着信仰民俗的中轴,由于信仰民俗在民族文化深层结构中的影响十分深巨,因而以信仰民俗为中心的傩活动,不断向多种民俗事象幅射,特别是在中国农业文明的大背景下形成多层面内容。本文拟就傩活动渗入游艺、人生礼仪以及乡里社会民俗等方面进行讨论,展示它在中国社会里所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杜牧(公元803年-852年)是晚唐时期杰出的作家,也是一位十分关心现实政治的诗人。但是,一提及杜牧,人们往往只想起他“十年一觉扬州梦,占得青楼薄倖名”和“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之类的诗句来;后代的一些诗论家也认为他专事华藻,只长于风华绮靡之作……。其实杜牧的很多诗篇是有较强的政治性的。诗人的这些诗,针对当时的政治形势,发表意见和抒发情怀。他现存的四百来首诗中,古诗大都是政治社会题材;近体诗中,有的直接歌咏时事,有的以咏史方式寄托自己对时局的感慨,有的深寓对现实的不满和讽刺。反映了晚唐时期一些重大社会问题及军事政治事件,对我们认识当时社会政治有一定的意义。(一) 杜牧所生活的时代,是唐王朝的多事之秋。杜牧历唐代的德、顺、宪、穆、敬、  相似文献   
8.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原注:崔九即殿中监崔涤,中书令湜之弟)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是世传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题为《江南逢李龟年》。清代孙洙(蘅塘退士)把这首诗选入《唐诗三百首》,旁批云:“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少陵七绝此为压卷”。黄生云:“此诗与《剑器行》同意,今昔盛衰之感,言外黯然欲绝。”沈德潜云:“含意未申,有案无断。”亦重其著意于言外。这首七绝一向脍炙人口。首二句追忆在名王巨卿间的胜会,三句点出相逢的地点,结句  相似文献   
9.
根据贵州省黔东南地区苗族口头流传而整理的《苗族史诗》,是我国的一部著名创世史诗。这部博大宏富、汪洋恣肆的作品曲折反映了苗族远古社会的种种情形,其中有关于古代苗族图腾崇拜的生动记述。苗族文化的独特规定性,决定了包括图腾神话在内苗族远古神话大量融入到创世史诗之中。《苗族史诗》中的“古枫歌”和“蝴蝶歌”的图腾生人神话,有着一种特殊意义的、别具一格的形态,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的民族教育事业,在党的领导下,三十多年来不断地向前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族教育工作更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做出了可喜的成绩。在贵州的民族教育工作中,必然会遇到一个与民族风俗习惯的关系问题。如何处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拟对此谈几点个人的意见,在讨论这有关问题之前,先扼要地说明两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