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两晋时期的国家出版机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为国家编撰出版机构,秘书监、著作郎等到两晋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这个发展可概括为几个方面:首先,二者职掌更加明确,朝着专职图书编撰机构的方向靠近,主要职掌图书典籍的编撰、收集、整理,而与现实政治之间愈加疏远;其次,二者的组成人员、办事机构都已经基本固定,都有固定朝服,其人选在多数情况下,由本省长官独立选取;再次,已从著作官员发展成为著作局,隶属于秘书监,并从此摆脱隶属中书省的地位而独立成府。  相似文献   
2.
恩施州巴东县沿渡河镇与重庆巫山、神农架接壤,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神农溪穿镇而过。全境山清水秀,资源富饶,是湖北旅游明星乡镇、库区移民乡镇、老区乡镇之一。2006年,三峡水位上涨至156米,神农溪漂流的起漂点上移到沿渡河镇,给沿渡河镇带来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3.
李文才  刘松 《科学咨询》2009,(17):84-84
丈成公主,唐太宗李世民宗室女,汉族.她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礼,并信仰佛教.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  相似文献   
4.
李文才 《贵州社会科学》2008,218(2):126-131
北齐文宣帝高洋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不仅是北齐政权建立者,而且在选官用人、制度建设、军事征战等方面,都表现出杰出的政治才能.他的重大成就主要表现在敬儒兴学、关注民生、整顿吏治,制度建设、军事征战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唐玄宗即位后就确定了对后宫严密防范的政策,并没有因为纳杨玉环为贵妃而变得昏庸,他对于后宫的驾驭始终得心应手;史实表明,唐玄宗所确定的后宫政策,被其后的诸帝所继承,而这也正是唐玄宗以后诸朝基本不再出现后宫干政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唐武宗平泽潞”之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武宗平泽潞”之再评价李文才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四月,昭义节度使刘从谏病死,其侄刘稹向朝廷提出继任此位,唐廷予以拒绝,并进行讨伐,历时一年多,平定了昭义镇。因昭义镇也称泽潞镇,故史书多称“武宗平泽潞”。这一历史事件,是所谓“会昌之政”的一项重要...  相似文献   
7.
李文才 《浙江学刊》2001,(5):125-129
关于萧纪治蜀,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一)萧纪为梁武帝最钟爱的一个皇子,其出剌益州,在某种意义上正反映出益州地位的重要性.(二)萧纪刺益期间,益州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有所加强.(三)萧纪刺益期间,益州武装力量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巴蜀兵开始成为军队主力.但同时,益州与梁州之间的战略协作关系却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8.
刘松  李文才 《科学咨询》2009,(15):22-22
清代,东西方的历史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此以前,中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而此以后,却逐步变成落后了.其由先进到落后有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清政府执行了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灾难,直到近代它的阴魂还未彻底消散,有时还会影响到我们民族的前进.所以,研究弄清这一时期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经过、后果和教训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政权在制度建设上颇有建树,体现在官制方面,就是建立了一套"胡汉杂糅"、新旧并用的职官制度。赫连夏的中央官制构成中,既继承和保留了三公制、司隶校尉等两汉旧制的因素,也有对三省制等魏晋新制的吸收和利用,诸如尚书、中书、门下、秘书、御史台等中央行政、监察机关,在夏政权的中央官制中都有所反映。赫连夏的中央官制中,还有一套与魏晋武官制度相似度较高的中央武官系统。除中央官制外,赫连夏并不算完善的地方职官系统则呈现新旧杂糅的特征,但无论是称为州牧,还是称为刺史,赫连夏的地方长官均非虚设,而是有其实际管辖权限。  相似文献   
10.
隋炀帝三征高丽的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炀帝三征高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朝鲜半岛与中国东北在地缘构成上的特别关系,乃是三征高丽的内在驱动力;征讨高丽乃是隋文帝时代就已经确定的政策;东都洛阳的成功营造并成为新的政治中心,大运河的胜利开通,以及因突厥、吐谷浑等族被压平所带来的隋帝国西北边防压力的减轻,标志着对高丽决战条件已经成熟。因此,隋炀帝三征高丽并非好大喜功之举,亦非亡国之主要原因,而是符合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的政治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