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7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乃是权威—依附模式。鸦片战争以后 ,随着家族中心主义的动摇、阶级的裂变和改组、社会群体的嬗变与激增以及沿海与内地、城市与乡村二元格局的出现 ,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呈现出从宗法社会到二元结构社会转型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清末法制变革使我国契约法制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观 ,主要体现于民律草案之中 ;北洋政府时期所完成的第二次民律草案 ,从其内容上看 ,有关契约法的规定更为科学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法典中对契约的规定较之前两部草案则有较大变动 ,主要体现在体例的变化以及注重社会公益等方面。考察近代中国契约法制的发展轨迹 ,对于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 ,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栾爽 《兰州学刊》2003,(3):38-39
本文分析了伦理法精神与契约法精神及其区别 ,指出伦理法精神总体上有悖于今天的法治精神 ,而传统的契约法精神也濒于死亡 ,契约的再生 ,要从伦理精神中汲取力量。现代法治精神乃是二者的整合。  相似文献   
4.
党的指导思想的新的历史定位   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党的十六大划时代的贡献是,把“三个代表“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这就为党的事业的发展树立了一块新的丰碑.这一决策,顺乎潮流,合乎民意,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清末法制变革使我国契约法制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观,主要体现于民律草案之中,北洋政府时期所完成的第二次民律草案,从其内容上看,有关契约法的规定更为科学;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法典中对契约的规定较之前两部草案则有较大变动,主要体现在体例的变化以及注重社会公益等方面,考察近代中国契约法制的发展轨迹,对于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法律极具伦理性,其情、理、法的位阶排列亦很有特色,但对今天法治化进程而言,其缺陷也日益明显.有必要重新架构,将法的位阶提高,变为法、理、情的位阶排列,才能与现代法治精神相契合,同时又弘扬了传统.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类型上看,儒家法应属伦理法。这一文化品性决定了它的内在精神,进而形成以“情—理—法”位阶排列为特征的中国古代社会调整规范系统。推进当代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必须正确认识儒家伦理法的历史局限和影响,进行现代法治精神的重构。  相似文献   
8.
肇端于20世纪初的清末修律运动开创了以西方法律制度和文化为基础,重新构建中国正式法律体系和文化之先河。从此,中国法制面貌有了相当大的改观。以契约法制为例,国家制定的契约法制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两次民律草案以及民国民法典,还有单行的法规……  相似文献   
9.
英国中世纪的城市自治与宪政成长密切相关。英国城市的特许状是具有宪法精神的文件,是近代资本主义宪政制度的起源。英国的城市法初步具备了近现代法律制度的雏形和基本精神。英国的城市自治制度具有宪政性质、宪政特征与宪政意义,对我国城市的社区自治制度与宪政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继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之后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明确把“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 ,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提出“到 2 0 1 0年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纵观人类法律文明的发展 ,法治表现为制度却生成于精神。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制度不仅具有文化的表征和意蕴 ,而且其建立和生存赖以文化为基础。从历史上看 ,不同文明国度在其演变中产生了各具特色、不同风格的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