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对上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文学理论教材建设涉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情况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述评,亦兼及90年代中晚期至新世纪"教材建设"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评价。涉论教材34部。  相似文献   
2.
梁胜明 《中华魂》2010,(5):57-60
2008年4月29日《文艺报》第一版刊登新闻,报道北京文艺出版社和中国现代文学馆联合召开座谈会,纪念陈忠实长篇小说《白鹿原》创作20周年暨荣获第4届茅盾文学奖10周年。“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在会上发言说:《白鹿原》“是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有生命力的好作品。”在我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涉及到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给中国当代文艺提供了许多新的机遇,也使文艺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一方面,由于文化市场逐步形成和价值规律的作用,有力地冲击了不能奖勤罚懒的原有文艺作制中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关于文艺问题的有关论述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具体历史等方面的考察研究 ,对尚延龄、尚缨在《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与政治观》中 ,“破天荒地”对毛泽东“一定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论断的确切性提出的质疑 ,进行了全面的辨析和反驳。文章认为 :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套语” ;毛泽东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观点”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5.
文艺的社会属性是什么?搞清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正确理解文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正确解决文艺遗产的继承与革新等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艺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经过五十年代初期批驳苏联特罗菲莫夫的“文艺非上层建说”之后,这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已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了。但近年来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却又出现了一种“文艺非上层建筑”说,其代表性观点就是朱光潜教授在《西方美学史》序论里的一段论述。朱先生只把“政权,政权机构及其措施”也就是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文艺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毛泽东文艺思想并没有建立起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理论体系,论述的只是文艺的“外部规律”,没有涉及文艺的“内部规律”。事情果真是这样吗?否! 笔者认为,所谓科学体系或理论体系,无非是指某人对于某门学科的基本规律问题所发表的比较全面系统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系列富有独创性的见解所构成的有机整体。这就是说,判断某人对于某门学科所发表的某些理论观点是否形成科学体系,从内容上说,要看这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以来,拨乱反正和解放思想的巨浪以及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大潮,剧烈地震荡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心理结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各种观念都在变化之中,文艺观念也不例外。文艺观念作为对于各种文艺现象的总的看法和主张,通常是指对于文艺的本质、特征和功能等基本问题的观点。文艺观念既是对一定文艺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又对一定的文艺实践起指导作用,影响着一定时期的文艺面貌。因此,研究文艺观念的变革和更新问题,对于发展和繁荣文艺事业,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在我们头脑中形成的许多固定的文艺观念,经过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和检验,其中许多至今看来仍然是正确,应该坚持;有些在当时是正确的,今天看来不大合适了,应该发展;有的本来就是不大确切的,长期间未得到更正,当然应当扬弃;有的过去被认为是错误的,今天看来其实是正确的,应该拨乱反正。过去不曾有过而现在新产生的文艺观念,则有待于我们经过分析验证而决定取舍。  相似文献   
8.
一汪浊水——抽象人性论和人道主义的浊水,在我国思想理论界流淌。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了它的污染。为此,我们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追溯其历史渊源,查找其现实表现,揭示其错误实质,肃清其思想流毒,决不能让这种思潮自由泛滥。抽象人性论是一种撇开人的社会性、阶级性去解释人的本质,宣扬各个阶级的人有着天生的、固定不变的普遍本性,并以此来考察社会历史的发展的学说;人道主义是一  相似文献   
9.
梁胜明 《中华魂》2017,(12):33-36
陈忠实同志是我十分敬佩又非常惋惜的人。他作为一名未上过大学的农村知识青年,积极进取、勤读苦练,成长为著名作家,令我辈文学科班出身的人自愧弗如。但是由于他缺乏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以及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受到“告别革命论”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蛊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