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范教育产生于近代社会。早在十七世纪末,西欧一些国家就出现了专门培养师资的师范学校。如1694年,德国就开设过师范学校。直到十九世纪末,中国才开始仿照日本建立师范学校。因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士大夫和统治阶级中部份有识之士认识到“师夷”的必要,并懂得要想利用“西夷”之长技,必须开办与中国古代教育不同的现代教育。而要办现代教育,发展新式学堂,必须有受过现代学校教育的教师.于是,中国开始向外国派遣留学生,请外国教习到中国来办学授课。“戊戌”变法失败后,人们对开办新式学堂的要求更为强烈,清政府亦被迫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宣布“废科举,兴学校”,并完  相似文献   
2.
关于西方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史学界进行了较深入的大研究,已有不少论著问世,其中一些著作和文章的精辟见解,使人颇受教益。但也有些文章把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教的目的和方法混为一谈。在此,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我们这里所说的贵州上古时代的教育,是指现今贵州所辖范围内,上古时代原始教育的情况。而研究贵州高原教育的起源和发展,对于当前教育改革确有其重要意义。列宁说过:“应当明确地认识到,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没有这样的认  相似文献   
4.
红三军团(在洪湖区是红二军团)因“左”倾机会主义的影响,从1930年下半年到1934年初丧失了根据地,到处游击,1934年5月到达黔东后,由于纠正了“左”倾路线的作法,认真执行党的统战政策,在较短时间内就建立起德江、沿河、印江、松桃四县和四川酉阳、秀山的部分地区在内的,面积东西宽六、七十里,南北长百多里,人口十多万的“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本文拟研究正确执行统一战线政策对干黔东特区的建立和发展,红六军团西征,二、六军团开展湘西攻势,牵制敌人并为中央主力红军突破敌人封锁、开始长征创造条件等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社会科学研究的计划管理,组织结构的优化,指挥的科学化,有效的协调和控制,科研队伍智力结构的最佳组合等,对社会科学研究无疑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要使组织管理发挥高效益,归根结底是人,而不是管理结构本身。因此,在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中,除了注意科研队伍的智力因素和最佳组合外,必须注意科研人员的情绪、兴趣、意志、环境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要使这些非智力因素保持正确的、积极的方面,必须注意环境与科研人员的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稳定的基本条件.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多种经济成分共同繁荣发展,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仍占主体地位.1994年,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额占全国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的60.6%,销售收入占52.1%,利润总额占59.8%.要实现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是国有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是,当前不少国有企业设备陈旧、工艺水平低,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竞争能力不强,经济效益差.所以,要解决好国有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必须切实加强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7.
贵州办学始于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置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始建贵州省。随着行政区划的设立,贵州各府、州、县也就相继建立了学校,这就是贵州教育事业的真正开始,在此之前,分属于邻近的云南、四川、湖南和广西所辖,故贵州各地的教育事业,和邻近地区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明以前贵州地区的教育情况,史籍上仅有简略的记载: 西汉时期,贵州曾经有盛览、尹珍等人,从学于中原的司马相如、许慎,学成而归故里,积极从事讲学,对地方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司马相如入西南夷,土人盛览  相似文献   
8.
为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中国历代统治阶级实行“以纲纪而统,分层而治”,以纲为经,以层为纬,上护其下,下卫其上,使整个统治集团象一部机器正常运转。这部机器是否转动得好,看其是否得到人才,得才则兴,失才则衰,人才成为巩固封建统治的关键。所以,历代统治阶级很注意识别人才和使用人才的研究。总结这些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振兴中华,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 历代统治阶级,对于人才在巩固自己统治的重要性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士者,国之重器,得士则重,失士则轻”在夺取政权时,得人才则胜,失人才则败;在巩固统治时,得人才则  相似文献   
9.
孙应鳌先生以进士涉世至终,仅三十一年(明嘉靖三十二年至万历十二年,即公元1553年一1584年),政绩有声,硕德有名,著述颇丰,时人“以名臣大儒推之”.他的著作,内容丰富,寓意深广,仅一短文,难述万一.本文仅就应鳌先生教育思想中,关于德育思想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贵州从明永乐初年建省,到清末的五百多年里,封建教育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清初满洲贵族为了巩固自已的统治,对兴办学校,发展教育,培养封建统治人才很重视。不少地方官吏是把办学育才为其守土之首务。如贵州巡抚田雯在请建学疏中称:“臣恭任抚黔,以敦崇学校为先”。在这种情况下,贵州的教育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本文拟对明清时期贵州的教育思想及教学方法等问题,作些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