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东坡乐府》中,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实际、性格特征和艺术风格的是词集中数量最多的清旷词,或以清旷为主兼有他种风格色调的词。 “清旷”是个联合式词组。如果按各自的本义来看,“清”者,洁净、纯洁也,如冰清玉洁。“旷”者,开朗也,如清旷神怡。《后汉书·窦融传》:“旷若发蒙。”又空阔也,《诗·小雅·何草不黄》:“率彼旷野。”又旷达也,如放任达观,旷达不羁。《晋书·张翰传》:“翰任心自适,不求当世。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  相似文献   
2.
《东坡乐府》中婉约词最多,而且已形成一种风格,即婉约的风格。 婉约词能够形成一种风格,有其自身的特点:在题材的选择方面,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思,比起诗文来,它更具有“多情”的特点。在表现手法上,多用委婉曲折、含蓄蕴藉之法:或移情于景,或托物言情,或婉转陈述,或明言曲说。总之,用这类手法将情思曲折委婉地表达出来。在歌词声调方面,讲究音律,往往选择声律流畅优美的调作声,音声美听,脍炙人口。佳曲美腔须有绝妙好词传,绝妙好词须得佳曲美腔行,因而要求文词须清丽,宜于女  相似文献   
3.
一谈到宋词的风格流派问题时,历来有婉约和豪放之分.作为两种风格类型来说,自然有客观事实为其依据,应当承认它们的合理性.正因为如此,才一直沿用至今.然而我们又不能不正视这样的事实:整个宋词仅用婉约、豪放两种风格类型是很难包容尽的,  相似文献   
4.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第三回未选入课文的部分,主要是描写周进的发迹过程。这个苦读了几十年经书连秀才也没有做成的周进,有一次在贡院撞号板,口吐鲜血,满地打滚,闹得不可开交时,四个商人出于怜悯心,资助一些银钱替他捐个监生进场考试。从此由秀才、进士到御史、广东学道,步步高升。在他主持县试的时侯,一个老态龙钟的老童生范进,一步入考场就引起了周进的高度注意。这个考了二十多次秀才都未考取的老童生形象,和周进的经历何等相似!思想上的共鸣,经历的类似,促使他设法提拔范进,以免“屈了真才”。周进反复看范进的答卷,头两遍使他大失所望,看第三遍时,聚精会神,  相似文献   
5.
殷光熹 《云梦学刊》2003,24(1):10-12
《天问》的艺术特色,大约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把握,即诗体上的独创性、心态上的开放性、内容上的神秘性、文风上的犀利性及结构上的独特性。了解了这五点,对我们正确认识《天问》的实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屈原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实际出发 ,以屈原的作品和有关材料为依据 ,从人生哲学的视角 ,对屈原生死观中的特殊内涵、表现特征和价值意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离骚》中的象征手法和象征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离骚》在创作上的显著特色是:大量采用象征手法,组成三大象征系统。其独创之处就在于:融主体性、整体性和系统性于一体,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和时代特征,构成完整的象征体系。  相似文献   
8.
楚辞(骚体和赋体)是中国文学源头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屈原是楚骚的创始人,宋玉是楚赋的开拓者,因而“屈宋并称”。宋玉作品对后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九辩》的影响下,后人创作了众多的“悲秋”作品,“悲秋”成为历代作家的创作主题之一,形成了“以悲为美”的民族审美心理传统,因而称宋玉为“悲秋之祖”;二是宋玉的赋体创作特点和艺术成就,对汉代以后的赋体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受到了历代作家和学者的好评,被誉为“赋家之圣”。  相似文献   
9.
《天问》结构的独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人认为《天问》“乱而无序”、“错简太多”。本文作者不同意这种看法。作者在解读《天问》结构层次的同时 ,着重对其中看似“无序”的问题作了疏理和辨析 ,说明全诗的结构基本上是井然有序的。诗人以发散型的诗学思维方式 ,在主题思想的统领下 ,对全诗作了精心构思、合理布局 ,用交叉、分合、对比、顺叙、倒叙等方法 ,让他所提的问题“各就各位 ,各司其职” ,体现了作品结构的立体美。至于诗中存在的文义不顺、“错简”之处 ,只是局部问题 ,无碍大局  相似文献   
10.
思君、爱君是《思美人》的基本立场和出发点。思君是爱君的一种情感表现方式。爱君、思君之中又带有怨君、待君之意,其目的是希望楚王及早醒悟。从整体上看,描写诗人的矛盾心情和心理活动过程贯穿在全诗中,中间虽有曲折、低潮,但总的趋向则是朝着“独怀此异路”的目标前进的,“不改初志”的信念终于战胜了“变节从俗”的念头。诗中通过“思美人”──思君这一情感上的“链条”,把诗中的意象穿在一起,使思君之情、委屈难达之苦衷,显得真切动人、合情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