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统计学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文章基于空间杜宾模型(SDM),对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对就业格局的空间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是城镇化与抚养负担抑制-工业规模拉动的复杂型就业格局;城镇化对就业格局的空间效应的接收与发射显示进入了城镇化本地陷阱与竞争陷阱,后者效应为前者的2倍;接收与发射区位上均源自或发向本区,下中上游依次为60%、84%、100%和61%、71%、100%,交互方面上游与中游或下游间为空白路径,中游、下游间陷入竞争陷阱.  相似文献   
2.
在文科背景下高校本科生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在课时设置、学生基础、教材体系、实践应用及学生动手操作机会、计量软件支持等方面存在一些现实问题,致使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为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应在增加计量经济学教学课时的同时,采用分析思维能力—软件操作—结果的经济解释三合一教学模式,打破计量经济学教材纯数学推导的局面,激发少数学生求知欲,在轻松环境下实现教学目标,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皖北地处经济洼地且转型定位困难,引发城镇化进程中的就业面临洼地门槛、转型定位门槛、创新门槛。对此,在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就业方面,应以经济让渡—协同合作模式、皖北经济转型定位学—商—官共同体、皖北创新学—商—官共同体以应对,并通过就业保障、就业培训等让"为就业服务"成为社会氛围,以实现就业带动就业、财富创造财富的可持续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生物系统论研究法,建立中国地区劳动力流动模型,并基于1978-2008年的东部地区内部及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劳动力就业数据,运用状态空间递归参数估计法,研究东部地区内外就业格局演变。结果发现:东部正遭遇"就业难与招工荒"同时并存的就业迷局,其根源在于正处于劳动力自然就业相对繁荣期(2009-2013年)与拥塞现象导致了就业难;东部及其外部地区的"三极竞争,东北独大"就业格局引发了招工荒;当拥塞现象到2018年解除时,东部将真正进入"劳动力危机时代"。最后就如何破解"劳动力危机"困局,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开放式空间计量建模技术,构建SDM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民生支出的就业效应.结果表明,财政民生支出发射的就业效应表现为本地效应微略,外部正向效应显著,负向效应不明显,且存在区域分层现象.就业分区去向具有两大特色,正向效应去向总体限于本区且差异明显,负向效应去向总体限于外地且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