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商代周祭制度》,常玉芝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 在殷墟卜辞特定时期所见的周期性举行的翌、祭、、协、彡5种祭祀,是董作宾在《殷历谱》(1945年)中首次发现的。陈梦家在《殷墟卜辞综述》(1956年)中,进一步进行探讨,将5种祭祀名之为“周祭”。岛邦男也专门注意这一史实,在《祭祀卜辞的研究》(1953年)——《殷墟卜辞研究》(1958年)中作成了祀谱。台湾的许进雄则在《殷卜辞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思想史上“自然”之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一般所表述的对象,比如说自然科学,自然主义,自然法,自然淘汰等等,——言以蔽之,大部分是符合自古希腊,古罗马到近代为止的西洋文化培养起来的自然观的自然(nature),而同样的内容,古代中国人是如何看待的呢?把它作为一个问题来研究的话,也许对于了解中国思想史会有所帮助,然而西洋文化中自然对象的确立方  相似文献   
3.
在1931年于伦敦举行的第二届国际科学技术史代表大会上,苏联著名物理学家赫森(B.Hessen)提交了论文:《牛顿(原理)的社会经济根源》(《The social and economic roots of Newton’s‘Principia’》)。与那种认为牛顿力学仅仅是伽利略和第谷以来地面和天体力学研究成果之集大成或牛顿站在巨人肩膀上天才创造结果的流行观点迥然不同,赫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进行研究的结果是:当时水陆交通、工业生产和军事活动等经济和社会需要对于牛顿力学的诞生起了相当关键的作用。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牛顿力学的娴熟以及对牛顿力学社会经济根源的精湛、到位的分析,令人折服,在大会乃至整个西方科学界和思想界产生了热烈反响。许多一流学者如贝尔纳、普赖斯、李约瑟、图尔明等都一再表明这篇论文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共鸣。大致说来,这篇论文的历史贡献有二:一是开辟了科学外史研究的新纪元;二是在西方科学界和思想界提高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威望。长期以来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在西方世界盛行,导致人们倾心科学知识的逻辑演进,而对科学知识与社会的关系则熟视无睹。赫森的论文使人们在科学知识逻辑演进之外,看到了牛顿力学与当时经济、社会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这一方面充分显示了作为方法论武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巨大威力,同时,也使人们切实看到了把科学置于社会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即进行社会外史研究的巨大必要性与可能性。不久,受赫森的直接影响,默顿完成了《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接着科学外史研究便逐步开展起来了。为此学界公认,赫森的论文不仅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史的经典文献,而且也是科学外?  相似文献   
4.
继1987年和1989年在安阳召开的中国殷商文化国际讨论会之后,以“根在河洛”为主题的中国夏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古都洛阳开幕了。承蒙大会邀请,我们日本代表不胜感激。借此机会,我们谨对以中国殷商文化学会胡厚宣会长、王宇信、杨升南副秘书长为首的大会主办者——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与洛阳市的两家海外联谊会、洛阳市历史学会、洛阳市旅游总公司的各位先生的周密安排,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5.
五、《老子》存在论,政治思想的辩证法。 《老子》里所表现的客体“万物”、“百姓”的“自然”和主体“道”“圣人”的“无为”等思想,否定排除了主体对于客体的有意识的“人为”“作为”等作用。因此或许可以认为这一点和其以前的道家思想没有什么不同,其实不然。《老子》的“自然”和以前道家思想的路线大不相同,它是包含了最新思想的概念。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以前的道家思想是以存在论(ontology)为基础框架的。存在论哲  相似文献   
6.
不朽的名著——司马迁的《史记》,传来日本大概已有1300余年了。这部《史记》,在日本大学国学制设立(701年)以来就被选为教科书之一,成为学生的必学课程。史学家、经学家、文章家以及研究汉学的人无不读《史记》。这期间,潜心研究《史记》的人层出不穷,留下了许多优秀著作。今天,我们依据这些著作来寻找先哲研究的轨迹。他们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复杂,在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与日本新闻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十年代前期的各种报纸、经常刊登现场采访农村和农民贫困生活的报道。对于在贫困中歉收、灾害日趋严重的实情,特派记者通过在日本东北地区、内日本等地的现场取材和体验,作为社会政治问题提出来。但是,这种报道的眼光未能透视做为“十五年战争”发端的满洲事变,也没有切实的内在证据。这是为什么呢?如果将三十年代前期状况与围绕1950年前后关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