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1.
试论毛泽东诗词创作的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创作诗词,始于1901年,终于1976年,一生赋诗填词大约118首,现存诗59首,词36首。毛诗词创作史分前期(1901年至1949年9月)和后期(1949年10月至1976年)。在这个分期基础上,再细分为六个更具体的时期:辛亥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17年,十年“文革”时期。毛泽东诗词创作历史的特点是:前期重点攻“词”,后期侧重攻“诗”;诗人政治处境决定其诗词创作兴趣浓淡,其一生政治上的两次探索带来诗词创作上的两次高潮,其一生政治活动上的两次高潮又同时使其诗词创作转入低潮;两次创作高潮在毛泽东诗词创作史上和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没有它们,就没有大诗人毛泽东  相似文献   
2.
考察毛泽东在五十岁期间第一次总结自己诗词创作的活动 ,界定这次总结起止时间为 194 1年 1月— 194 5年 ,论证总结有三方面成果 :毛泽东面对创作由高潮转入低潮 ,思考创作机理 ;面对自己走上中国共产党最高领袖位置 ,编印《风沙诗词》 ,纪念五十寿辰 ;面对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共重庆和平建国谈判 ,选择《沁园春·雪》书赠柳亚子 ,以文化力量抗衡对手。这次总结是尝试性质的 ,政治目的重于文学目的 ,为后来的四次总结开了头。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沁园春·雪》三首词,连续创造出站在时代潮流前面领导民族复兴的中华巨人形象,表现了中华民族革命风采和时代精神;展示了崭新的中国国格和人格。巨人形象是中国现代文学灵魂和主旋律的象征。巨人美学感召力是鼓舞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4.
提出毛泽东诗词创作史“长征诗词创作”命题,其开始于1934年,结束于1936年,开篇之作是《清平乐·会昌》,终局之篇是《临江仙·给丁玲同志》,共创作词9首、诗3首。分析长征诗词创作与红军长征相辅相成的4步路程;论述长征诗词诗意创新:描绘中华山河新画,塑造中华巨人和民族群英形象,筑建长征精神;评价长征诗词创作文学史意义:使杰出革命诗人毛泽东成为中华民族一代诗魂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三首词中的巨人形象及其美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泽东《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沁园春·雪》三首词,连续创造出站在时代潮流前面领导民族复兴的中华巨人形象,表现了中华民族革命风采和时代精神;展示了崭新的中国国格和人格。巨人形象是中国现代文学灵魂和主旋律的象征。巨人美学感召力是鼓舞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