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不同寻常的爱情经历,对写作和文字的热爱与执着,对女性的关注与思考,西蒙娜·德·波伏瓦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便是这样一位特立独行又具多方面才华的女性.她的多重独特性也构建起了她在接受过程中的多重形象.当作为"女人"、作为"存在主义女作家"、作为"女权主义教母"的波伏瓦形象传播到中国,中国评论界与普通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对不同侧面的波伏瓦表现出了不尽相同的热情与关注度,其不同侧面形象的接受也因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命运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西蒙娜·德·波伏瓦于1949年发表的<第二性>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该书也因此被西方女权运动者奉为女性的"圣经".然而,这部巨著的中国之旅却直至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从80年代后半期<第二性>着陆中国内地,到90年代末中文全译本的问世,再到新世纪的重译,期间包括对<第二性>哲学、女性等内容层面的解读、探讨与研究,<第二性>在中国经历了种种波折,也在普通读者和学界中掀起了一次次热潮,而这些热潮又恰与中国现实社会的发展患息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