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保证宪法实施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宪法最根本的保证是人民的力量;国家机关和干部严格执行宪法是个极其重要的保证;而党的领导则是保证宪法实施的关键。本文着重就党的领导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贯彻“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个原则问题,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进行一些探讨。文中举了不按法定程序任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和违法招聘乡镇长的事例,说明要真正实现党章和宪法规定的原则并不容易。本文还分析了党的领导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1980年8月经党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讲话《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是一篇指导各项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这里,我只就讲话中说的要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谈一  相似文献   
3.
为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必须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研究政府规章的立法解释与应用解释的异同,是属于法律(广义)解释范围内的一个课题。本文分析了政府规章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法律(包括规章)解释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成果,论述了政府规章的立法解释和应用解释在概念、主体、客体、形式、程序等方面的区别,以及规章解释应遵循的原则和它们的监督制约机制,还提出了加快规章解释的规范化制度化进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现行的1982年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制定的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是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这部宪法所规定的宪法监督制度,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它在继续保留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的同时,规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这就加强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宪法监督。此外,在国家机构内部建立了一套更为严密的、多层次的法制监督体系,包括国  相似文献   
5.
美国宪法序言是世界各国宪法序言中表述最短的序言。美国的宪法教材及宪法学术专著,几乎未曾对美国宪法序言进行过研究或论述。本文就美国宪法序言的文字含义、历史由来、地位和效力作了论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在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向四个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特权问题是人们议论较多的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特权,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特权又是怎么回事,以及怎样解决这个问题,都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特权是历史的产物,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在一切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宪法的民主性、宪法概念的明确性、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宪法的监督和解释、宪法的修改等问题,对中美两国宪法作了一些初步比较和探讨。作者认为,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宪法类型根本不同,但立足本国,放眼世界,对外国宪法进行比较研究,批判地吸取其经验教训,将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宪法科学服务。作者曾以本文的内容于1988年4月在美国威廉玛丽大学法学院作过讲演。  相似文献   
8.
看了廖初江、丰福生、黄祖示学习毛主席著作展览,不由自主地为他们三个同志对毛主席著作的无比热爱而深深感动。廖初江认为,干革命不学毛主席著作不行。丰福生越学越热爱毛主席著作。黄祖示从毛主席著作中找到了当好革命战士的道路。一句话,他们对毛主席著作怀有十分深厚的阶级感情。  相似文献   
9.
人治和法治的问题是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个重大的实际问题。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个问题曾经在法学界展开过讨论。在讨论中大致有三种意见:一是主张在我国实行法治;二是法治和人治要结合;三是摒弃人治、法治的提法,讲社会主义法制就行了。在贯彻十三大确定的基本路线,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又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人治和法治的问题。我觉得回避这些问题是不利于坚决  相似文献   
10.
一、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宪法的优越性 现行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好的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它是我国一百多年来宪政运动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更是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