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略论南京临时政府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及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行了一系列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和措施,比如宣布实行"五族共和";制定并公布清帝退位后的优待条件,包括待遇满蒙回藏各属条件;规定前清"贱民"一律享有公权和私权,批准成立"回教联合会"、"中华民族大同会"等.与此同时,南京临时政府还提出设立蒙藏经理局为蒙藏中央行政机关、改革土司行政、经营蒙藏等设想.这些政策、措施和设想大多为后来袁世凯北京政府所遵循,并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2.
潘先林 《学术探索》2007,2(4):95-103
本文从中国近代史学对民族史的研究、中国民族史学对近代史的研究两方面总结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民族史研究的成绩与不足,认为近代史和民族史学科界线分明,较少交叉与对话,同时影响了两个学科的全面发展,从而提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民族史视角"观点,主张从我国多民族史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近代史上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有两个,一是民族独立,二是近代化。本文从“近代化”的角度出发,以民国时期云南政坛上出现的彝族官僚群体为切入点,集中考察了清初“改土归流”以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滇川黔边(主要指今云南省昭通地区及贵州省毕节地区)彝族社会的发展历程。认为,“改土归流”和咸同年间各族人民大起义是滇川黔边彝族历史发展的两大转折点,彝族人民通过自身的调整、努力和发展,为民国年间彝族官僚群体的崛起准备了政治、经济和人才条件。彝族官僚群体崛起后,又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促进了本地区彝族社会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彝族社会的近代化。以此为基础,本文就中国近代民族史的研究理论提出了“边疆民族型”近代化模式的概念。其内涵主要表现为“近代化”潮流影响下中国边疆地区各民族人民朝向资本主义工业化、民主化方向的种种努力,及与此相关的观念转换、习俗变迁、文化进步、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4.
龙云的治滇思想-是建设"三民主义革命建设的新云南";其含义既具有封建地主阶级恢复秩序和巩固统治,建立他们心目中"理想"社会的努力,又具有资产阶级建设资本主义工业化云南的设想.二是民族思想受到蒋介石的较大影响,主张民族取消论和同化论,视少数民族为"宗族".由于家庭出身及早年生活的影响,龙云尽量给予彝族及边疆少数民族以照顾和帮助,但这种照顾和帮助更多的是针对民族上层.  相似文献   
5.
云南军都督府继续了早期同盟会革命宣传中极为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发布了《滇军政府讨满洲檄;》较早接受了"五族共和"主张,满族知府崇谦得以死里逃生;结合云南实际,提出了事实上的"七族共和"主张,丰富和发展了民国初年的"五族共和"思想;在边疆民族地区确立了土流并治的统治形式,实行民族同化,大民族主义思想明显;对沿边各少数民族土司多持不信任的防范态度,常常将政治、边防、外交、民族等问题混同一体,制造了傣族民主革命先行者刀安仁的悲剧。  相似文献   
6.
潘先林 《学术探索》2009,(2):99-103
唐继尧在云南筹办市政、改革教育、实行市乡自治、整理交通等,尝试着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的转型和过渡,推动了云南的近代化进程。同时,唐继尧始终以国事为已任,活跃于国家政治及军事活动中,不自外,不自小,为实现统一中国的目标,与北京政府、孙中山广州政府之间合纵连横,加强了云南“边陲”与内地“中央”之间的联系与凝聚,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有利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7.
潘先林 《学术探索》2004,7(7):93-97
作者对陈度及其所著《昆明近世社会变迁志略》的内容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并对陈度的生平及其研究概况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云南地方政府与滇西抗战潘先林在滇西抗战中,云南地方政府、蒋介石中央军即远征军、滇西各族人民、美国空军等都作出了伟大贡献。由于云南地方政府介于中央军与云南民众之间,地位较为特殊,所起作用也较为特殊;又因与蒋系中央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论"五族共和"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族共和"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近代多民族国家的构建、近代中华民族的构建及近代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直至今天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从直接影响、深远影响、消极影响等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清朝对滇川黔交界的彝族地区所进行强制性“改土归流”,引起了该地区彝族社会的发展变化,表现在政治上,土司土目势力的衰落和新兴彝族地主的出现;经济上,领主经济逐渐缓慢地向地主经济过渡;文化上,汉文化不断传播并产生深远影响。这一发展变化与该地区民国年间彝族地方势力的崛起有直接的关联。所以这个问题的探讨,在西南地方史、民族史的研究中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