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浅析梁启超的"道德革命"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惊世骇俗的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他塑造了具有“独立自由、进取冒险、利群爱国”的新民形象,试图从改造旧的国民性的角度来挽救中国近代的民族危亡,并提出了“道德革命”的思想,认为“道德革命”是实现“新民”的重要途径。道德革命的思想是在我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过程中提出来的,通过深入分析梁启超的“道德革命”思想,笔者发现它对于我国目前社会主义转型的道德建设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一、“道德革命”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粱启超从理论和现实上为“道德革命”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证。首先,梁…  相似文献   
2.
乐在我国原始氏族社会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从原始乐的具体运用来说,总是与人的物质活动、祭祀活动、图腾信仰以及人的情感宣泄联系在一起,乐作为通神工具,借助历史分析及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从乐在祭祀活动中所具有的巫术性的通神功能的角度,可以揭示原始人对如何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问题所作出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作为西周六代乐之一,舜时代的<韶>乐不仅以多种称谓被记载得最多,而且在春秋战国时期被当作思想的最高层面来予以诠释.<韶>乐的核心意义除了彰显禅让制之外,还在于舜能继承尧道,任用贤能,君臣和谐而使天下得到治理,这是<韶>乐能承载很高的赞誉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5.
贾克·阿达利的《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一书倍受欧美各地的知识界重视,其中所强调的一个重要观点是,音乐是宗教和政治权力的一种象征,它意味着秩序,同时也预示了颠覆。《大武》乐是我国西周时期的乐舞,学术界对《大武》的研究主要停留于其作者及其乐章的考证问题上,本文认为,《大武》乐与《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中的论点有着极大的契合之处,而这又恰恰证明了中国古代乐的政治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祭祀活动中诗乐的使用在商周时期非常突出,通过祭祀诗乐殷周统治者彰显了他们的"帝"观念.殷人祭帝的层级化论证了殷王权的合法性;周人在殷人的传统上把祀神活动进一步制度化,各个神的层极关系通过祭祀之乐的不同而得以明确显示,同时,周人还建构了一条"以德配天"的与帝相通的现实路径.祭祀诗乐中的"帝"观念印证了商周政权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7.
发达的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我们往往侧重于礼的研究而未能对“乐”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分析一些先秦儒家文献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乐治”概念,试图明晰:第一,自其产生开始就与社会之治联系在一起的“乐”,被先秦儒家提升为实现政治统治所必不可少的工具;第二,先秦儒家对“乐”的特质的界定,使乐之治成为可能;第三,“乐和同”的功用又使得乐之治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从隐性教育的视角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在文化的内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教育方式的角度来说,现实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主要是通过显性教育,即一种直接的、外显的方式进行的,而这种教育方式也使得一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教育产生了逆反、排斥心理,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行。文章认为,隐性教育既能有效地承担内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内容的任务,同时又能化解现实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综观乐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先秦乐的人文特质及意义在两个方面得到了凸显。一方面,乐具有独立于礼之外的那种宣泄人自身内心情感的特征,既体现了个体对自身精神层面的关怀与追求,又实现了由个体上升为群体而衍生出的群体精神。另一方面,乐与礼相伴相生,礼经过制度化的建构成为礼制时,乐的德性特征也被纳入到礼制的框架中而成为服务于礼制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论述了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大学文科生创新素质的根本内涵 ,提出要从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以培养大学生文科生的创新意识 ,提供合理的优质教学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大学文科生 ,从而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