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革成的<跋涉生死场的女人萧红>是萧红研究的新收获.它将传主置放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大背景下,运用创作心理学、接受美学对萧红的人生和创作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定位,特别是对萧红研究中的诸多疑案作了系统的梳理和认真的考证,有许多新的发现.对<呼兰河传>的创作心理和思想基调,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2.
牟维珍 《东岳论丛》2008,29(1):195-198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传媒集团实施集中化的发展战略,在全球拓展自己的网络,行销其文化产品。而传媒及其文化产品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传媒集中化必然对于传媒市场结构、多元文化和传媒公共领域产生冲击和影响,并破坏传统新闻事业和民主规则。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审视以媒介文化和媒介批判为主要业务的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对传媒集中化的批判,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3.
4.
《诗·大雅·既醉》篇"孝子不匮,永锡尔类"等诗句中若干重要语词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其中的几个关键语词作出了新的解释,认为这几句诗是说神将赐给祭祀者以无穷无尽的孝子孝孙,赐其后代以大福,并且还赏赐给他们广大人民。  相似文献   
5.
《史记·李将军列传》“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一句中,“知”的词义即是“知道”,这是“知”的古义,也是一直沿用至今的意义。那种认为“知”古义只是“深知、熟知”或“了解”,“知”的今义才是“知道”的认识,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6.
以李商隐无题诗的产生为研究对象,试图从文学史角度阐释这一文学现象.李商隐无题诗的文学史意义在于:在寓意和风格上,它是象征性、多义性诗歌发展的巅峰;在命题上,是对南北朝以来诗题愈来愈繁的突破,使诗旨深约婉曲,神韵十足.  相似文献   
7.
某些大型语文辞书对“抵罪”一词存在着或误释或释义不全面的情况。“抵罪”应有“犯罪”和“判罪”两个意义 ,“抵”并不作“抵当”解。其他类似的词如“抵法”、“抵死”也有类似的情况 ,大型语文辞书应予全面的释义。  相似文献   
8.
牟维珍 《北方论丛》2003,(3):110-111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杂乱纷纠、控、搏、批亢"等词语,解者众说纷纭。采用先贤的合理意见,可以对这些词语进行恰当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唐王朝的恢弘气度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昌盛等层面,也通过兴盛的旅游活动得以表征.在这个最富有创新精神的朝代,旅游迎来了新的高涨.唐代的旅游活动不再完全是政治、经济活动的附属物,旅游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愿望支配旅游活动.唐代旅游活动类型丰富多彩,各阶层人士参与广泛,进而促进了旅游文化的发展.旅游文化构成了盛唐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民族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民族民俗文化是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民俗旅游有多种形式,它对传统民族民俗文化既能产生积极影响,也能给民族民俗文化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如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同化、庸俗化和商品化等.在处理传统民族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关系时,既要保护原有民族民俗文化的特色,又要给现代旅游和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以实现民族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