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6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多重价值观的炫光——《蜗居》的批判精神与自我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蜗居》引发的热议值得重视。一方面,它显出一定的批判现实精神,回应了心灵呼唤。另方面,过分迎合文学消费的低级快感,破坏了作品世界的整体性。多重价值观的杂陈与自我消解,使作品应有的批判精神消失殆尽。对现实中国城市男女情感问题的表现,显出非伦理的倾向,对道德正义也是一种解构。由此亦可推论中国时下文学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作用”是皎然《诗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关系到对皎然诗学整体及《诗式》理论结构的把握理解。它本是佛学的常用语,皎然将之引入诗学,其涵义指向诗人个性创造力的表现,具体内容则为立意取境的运作,在意境理论生成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但长期以来,其意涵隐蔽不彰,有的解释甚至出现淆误,故探索清理其概念范畴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章究竟是怎样打动读者的?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这是文章的三种力量作用于读者心理的结果。 在中国古代文章学理论中,常常提到“力”的概念,但都是从“力”的广泛意义而言的,含义并不确定。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就提到四种:一是“辞力”,如“顾盼可以驱辞力,咳唾可以穷文致。”①“辞有秋霜之烈。”②“义吐光芒,辞成廉锷。”③大概是指文章语言的清健;二是“风力”,如“相如赋仙,气号凌云,蔚为辞宗,乃其风力遒也。”④“砥砺其气,必使笔端振风,简上凝霜者……”⑤大概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在文章中的感染力;三是“骨力”,如“陈琳之檄豫州,壮有骨鲠。”⑥“陈蕃愤懑于尺一,骨鲠得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文化主导性有待加强,应突出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方向,贴近人民群众,贴近实践与生活。大众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皆不能成为主导性文化,然而,社会主义文化能够融涵大众流行文化、传统文化中有益的内容。为此,应防止两种错误倾向:第一,行政粗暴干预,损害市场机制;第二,泯失文化主体,放弃文化责任。中国文化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应该有文化人积极广泛的参与,加强文化批评,引导社会精神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现代新儒学以弘扬中国文化为己任,然而对传统孝道思想的研究较为薄弱,具有一定误解。徐复观对《孝经》成书的考证及其自我纠正,包含了重要的学术思想史信息;但对《孝经》"中于事君"的批评,失之于简单化,没有真正揭示出其积极的历史意义。只有重新认识"中于事君",才能充分了解孝道思想的历史价值,全面把握中国孝道的三层次,把孝的精神贯穿于家庭责任伦理、社会政治、人生价值的实现之中,开出中国孝道思想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的人才思想王守雪司马迁对人才方面的问题没有专论,但他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文化伟人,他伟大的著作《史记》己载了大批的人才,他生活的时代是号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司马迁是怎样看待这些人才的,又是怎样描述他自己的,这就表现了他...  相似文献   
7.
新自然说既区别于名教说,也区别于魏晋清谈名士之旧自然说,其理论核心是"惟求融合精神于运化之中",将自然精神贯注于生活之中,追求个人情感与客观外物的融通。这种思想对于中国士人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本文从哲学、士人生活、文学表达三个维度加以论述,认为新自然说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名教说与旧自然说共有的唯心主义倾向,在士人生活的层面上实现了儒道人格的融通,为文学表现中情物关系理论的深入研讨开拓了进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神思》篇中几个由于错误译解造成的理论问题进行辨正,包括:一、“驯致以怿辞”;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些都是《文心雕龙》中极重要的文句,如何理解,直接关系到对刘勰文学思想体系的把握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传导思想的主要工具,向来为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所重视。一般认为,教师的语言应该清晰、流畅、准确、生动、简炼、通俗,一些研究者力求向纵深处开拓,在措词、组句、用语等方面总结出许多技巧。本文拟从语音学的角度,结合学生听话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从理论上探索一下教师语言节奏的形成、原则,以及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0.
谈中国古代文人的放诞风流王守雪谈到中国古代的文人学士,总让人觉得他们有一种异乎常人的风度。他们或指点江山侃侃而谈,或羽扇纶中温文尔雅,或浪迹秦楼楚馆放荡不羁,或遁身山林独来独往。这里我们用“放诞风流”来概括这种精神特质。本文认为:这种精神特质是中国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