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开创者,皇太极则是奠基人。毫无疑问,皇太极是一个应予充分肯定的历史人物,其历史业绩已有不少文章论及,或综论,或专述某一方面,然而,一些颇为关键的问题似应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 关于对明策略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范文程评议     
范文程是明清之际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近来一些评论其功罪是非的文章,彼此之间分歧甚大:褒之者认为,“范文程是一位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到康熙之世,混乱多年的国家取得了空前统一。论其首功,当推范文程。”贬之者则曰:范文程乃是“汉奸与刽子手”。一个历史人物竟然有如此截然相反的不同评论,说明了明清之际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确是相当烦难的。本文试说管见,不妥之处,尚望读者正之。  相似文献   
3.
读《袁崇焕研究论集》王思治阎崇年教授著《袁崇焕研究论集》,虽是论文集结,实乃袁祟焕研究之专著。通读全书,字里行间,颇见功力。作者于袁崇焕史料之搜辑有年,用力甚勤,在前人辑录的基础上,又复网罗散佚,汇官私著述几百种,编成《袁崇焕资料集录》一书,分为十集...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每一新旧朝代的更替,都引起社会的剧烈动荡和阶级力量的重新组合,有以新朝为“天命人旧”而顶礼膜拜者,有为胜国尽忠殉难死节者;也有藏身于残山剩水之间,拒不合作,自称为“遗民”、“遗黎”者。明清鼎革,满洲贵族代明而为中原主,这更使那些“遗民”、“遗黎”其悲愤排击之情深于骨髓。然而,在明亡三十余年之后,这支遗民队伍便发生了明显的分化,多数人逐渐放弃了反清立场。  相似文献   
5.
多尔袞评议     
多尔衮(1611—1650),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一六四三年,皇太极死后,六岁的福临继位,多尔衮辅政,继而称摄政王,地位显赫,实际上享有皇帝的权威。他在清王朝立国过程中的作用,笔者见到几篇专文论及,褒多贬少。今试作多尔衮评传,就若干重大问题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6.
清史首次全国学术讨论会,一九八二年九月十七日至二十三日在北戴河举行。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南开大学历史系和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共同筹备的。到会的代表共一百二十多人,提供论文七十篇。清史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清朝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在清代前期康雍乾三朝的一百多年间,清朝统治者同各种分裂割据势力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相似文献   
7.
<正> 有清一代,以一八四○年为界分为两个历史阶段:一六四四年至一八四○年是清朝前期的历史;一八四○至一九一一年是清朝后期的历史,习惯上属于近代史的研究范围。这里所说的清史,主要是指清代前期,也包括入关前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近年来,清史研究有了较大的开展。就宏观方面来说,业已出版的作为断代史的《简明清史》、《清史简编》等,都是力求从纵的方面探索清代的历史过程,对有清一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作综合的阐述。除此之外,一些关于满族社会发展,清代早期历史地位的专文,也属于这类研究领域。而更多的论文则是对一些具体问题或者说微观领域(当然也有不少是大问  相似文献   
8.
科学研究,实质上是一个积累与运用知识的过程,故谓之为“治学之道“。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学术著作和论文。作为学术论著,必须有论有据,据与论(史与论)结合,最起码的要求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而上乘之作,则应立意高远,思想深沉,有独创之见。做到这一点决非易事,这是一个艰苦的劳动过程,甚至是穷年累月潜心治学才能得到的结果。科学研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积累资料是进行研究的基础工作。以研究历史而言,由于资料浩繁,且又相当分散,与自己研究题目有关者,  相似文献   
9.
科学的任务在于透过现象认识和揭示事物的本质,如果现象与本质完全一致、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规律能够一目了然地洞悉无遗的话,那末,科学便没有存在的余地了。  相似文献   
10.
土尔扈特蒙古西迁及其反抗沙俄压迫、重返祖国的斗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土尔扈特蒙古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成员。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土尔扈特部迁徙到伏尔加河下游草原游牧,在寄居异乡约有一个半世纪之后,为了挣脱沙皇俄国的残暴统治,英勇战斗,不惜蒙受巨大的牺牲,历尽亘古以来少见的艰难困苦,行程万余里,终于在一七七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