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44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不平等问题的体制根源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的不平等现象主要表现为身份和权利的不平等 ,以及等级制度和特权现象的延续。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差序格局是造成社会不平等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体现计划控制原则的各种具体体制直接导致了社会成员间权利的不平等 ,某些法律法规中的不平等规定又使身份和权利不平等得以巩固和强化。解决这些不平等问题 ,需要进一步拆除计划体制的樊篱 ,建立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各项新体制 ,完善法律 ,使权利平等有可靠的保障。同时 ,也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合。  相似文献   
2.
3.
4.
该文详细阐述了理工科院校材料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思路,分析了创新创业的概念与发展,重点论述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与核心是以学生为本与"学校-企业-政府"三螺旋结构,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加快双创教育建设课程体系步伐,大力建设双创教师队伍,注重在双创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及商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仅...  相似文献   
5.
今夏,作为各级领导和各部门了解民委工作、民族工作的重要渠道和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反映情况和问题的便捷途径,以及各级民委发挥职能、展示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有效形式的民族信息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家民委主任杨晶日前指出,加强信息工作是民委转变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点;湖南省民委主任王德靖强调民族信息工作是民族工作的灵魂和生命线,是民族工作部门、民族地区联系党和政府的纽带,是宣传民族工作的窗口和手段;湖南省民委还第一次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民族信息工作的意见》(湘族通[2009]19号)文件。 信息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以期全省民族信息工作更上层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止血带对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09年4月,对86例需行静脉留置针术的患者进行观察,将其随机分为常规静脉留置穿刺术和应用双止血带改良静脉留置穿刺术各43例,固定护理人员进行操作。结果常规法成功率53.5%,双止血带改良法成功率90.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静脉置管成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双止血带应用在外周静脉充盈不良、严重浮肿、血管硬化、肥胖、恶液质、严重静脉炎及重危患者的静脉留置穿刺中起重要作用,能有效的提高静脉留置术穿刺成功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在上海学习型城市建设和终身教育推进过程中,城市居民的学习活力不断被激发;上海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学习者一起,创造出许许多多行之有效的学习服务支持模式。上海教育博览会首届终身教育专题展就是一次上海学习服务支持模式的汇展。我们从全市各区县众多学习服务支持模式中遴选出22种典型模式,以期参观者在学海拾贝式的图片、文字中,可以目染如海纹般美丽的学习轨迹,耳濡似海涛般动人的学习心声。这些学习服务支持模式有别于传统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终身教育的时代特征。一是创新内涵。以学习者为主体,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为  相似文献   
8.
人祖伏羲是三皇五帝之首,伏羲“生于成纪、长于新乐、葬于淮阳”,这里所说的新乐即今天河北省新乐市,其地伏羲台等相关建筑及挖掘出的文物也为伏羲“长于新乐”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伏羲台有着久远的历史,我们通过对伏羲台更深入的了解,并结合当地以伏羲台为经济发展依托,希望能够对伏羲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9.
<诗经>中许多比兴用法固定,其中存在着不少隐语,这些隐语按其物象的不同,可分作不同的类.它们作为"有意味的形式",一出现,就暗示着诗歌一定的主题.究其原因,这些隐语物象本身往往凝结了丰富的文化蕴含,它们首先是在参与主题的表达,其次才是促进主题表达而上升为诗歌艺术的比兴.  相似文献   
10.
《易》之"象"与《诗》之"比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易传》的阐释下,按照《易》之所成及所指,《易》之"象"有以下三类含义:一、卦、爻以及其征象;二、象征,模拟;三、物象,意象.《易》之"象"与《诗》之"比兴"相类.《诗》之"比兴"离不开意象,某些意象具有原型的意味,内涵丰富.《易》以"象"认识自然和社会,《诗》以"象"表情达意,它们以取象思维为基础,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