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6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九七四年夏季的一天,叛徒江青去天津途中,与其文学侍从梁效们忽然摇头晃脑吟诵起《离骚》来了。爱国忧民的伟大诗人屈原与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在思想人格上毫无相通之处,那么江青从《离骚》中到底发现了什么呢?司马迁说:“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而江青吟诵《离骚》之时,正是“四届人大”召开前,她拉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杰出诗人黄遵宪在1866年过香港时,写下了《到香港》这首充满感慨的诗:“水是尧时日夏时,衣冠又是汉宫仪。登楼四望真吾土,不见黄龙上大旗。”诗中希望收复“吾上”的强烈感情从笔端倾泻而出。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希望,也是香港被占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与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今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性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成为国家主人、国家变得强大后取得的,邓小平同志在《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一文中说得好;“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周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  相似文献   
3.
<正> 在古代漫长的历史中,中外文化交流一直不断进行,至近代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大量输入,中西文化交流剧增。这时的文化交流极不平衡,“西学东渐”,西方文化几乎是“单向”输入,但它却大大激发了中国的改革。而社会改革、  相似文献   
4.
《儒林外史》对晚清的谴责小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鲁迅在谈到谴责小说时,曾肯定它的“命意在于匡世”,其思想与《儒林外史》相近。胡适更认为谴责小说“皆为《儒林外史》之产儿”。《儒林外史》之所以对谴责小说产生直接影响,首先是因为时代特点有共同之处。吴敬梓生活的雍、乾时代虽为“盛世”,但其中也已包孕着“末世”的危机。谴责小说  相似文献   
5.
<正> 《孽海花》是晚清著名的谴责小说。一九○五年初版后,在读者中引起巨大的反响,学者纷纷进行考证与索隐。晚清近千部小说绝大多数已湮没无闻,而它却受到读者欢迎,获得人们好评,原因何在?首先,是因为它在内容上具有鲁迅肯定过的“揭发伏藏”,“纠弹”“时政”的批判倾向,在艺术上有“结构工巧,文采斐然”的特点。除此而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具有进步的民主思想,如阿英同志所指出,它“表示了一种很强的革命倾向”,“李伯元、吴研人亦不得不屈居其下”。鲁迅先生与阿英对《孽海花》的分析评价,符合作品实际,故一向为人们所赞同。但是在“文化大革命”前夕,有些评论认为它并不反对封建统治,只是“对于封建制度的个别方面有些牢骚”;并指  相似文献   
6.
科学越发展越细,差不多各民族皆如此。修辞学的前期是包含在它与文艺学的共同体中的。我们民族的传统修辞学就是以文论、诗话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着,直到接受西方修辞学的影响以后。西方的修辞学尽管分离出来了,但它的范围狭窄,采取了以辞格为中心的体系。西方的修辞体系影响了我国的修辞研究,唐钺《修辞格》以及其后的许多修辞书,也都偏重了部分修辞手法的研究,忽视了对传统修辞学的继承。所以近代修  相似文献   
7.
论谴责小说的发生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后,小说方面,出现了《官场现形记》等一大批以揭露现实为主的作品。表现了中国近代小说的特色。鲁迅将此概括为“谴责小说”的名称。 谴责小说产生、繁荣于戊戌、辛丑以后十多年间。约四百部以上,不但数量大,而  相似文献   
8.
秋瑾是杰出的女革命活动家、妇女运动的先驱,在投身革命的过程中,她很注意团结女界同胞为妇女与民族的解放而战斗。许多人都受过她的教育和影响,南社女词人吕碧城就是其中的一个。吕碧城(1883——1943)字圣因,号兰清,安徽旌德人。父亲吕端田,进士出身,曾任提学,死得较早,碧城幼时随母居住旌德乡间。后往依在塘沽做官的舅氏,受到较  相似文献   
9.
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再版的《官场现形记》(以下简称《现形记》),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四人谴责小说之一。它继承了《儒林外史》等讽刺小说的传统,直接对晚清(主要是庚子以后)的官场进行了广泛的揭露,向我们提供了封建社会濒临最后崩溃时官场的光怪陆离的画面,反映了畸形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重要侧面。因此今天对于我们仍然有着无可争议的认识价值。但是改良主义的思想,决定了作者的揭露与谴责,  相似文献   
10.
试论秋瑾前期的诗歌及其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秋瑾短促的一生创作了很多诗词,可惜生前随手散伕,就义时诗文稿件又被家属夤夜烧毁,故我们无从得见其全貌。现在《秋瑾集》收存诗、词、歌二百二十多首,另有集外佚诗约十五首①,共二百四十余首。如以190d年东渡日本投身革命时为界,其诗作可分为前后期。前期(即1904年前)所写约一百三十多首。它包括1891年至1899年她少女时代、婚后居湖南时期的作品,以及1900年在北京经历庚子事变后到1903年底思想开始变化这个过渡时期的作品。其中虽大部分为咏物写景感事抒怀、思亲念友之作,然而从具体内容看,它们并非一般的“风花雪月、闲愁离恨”,而是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环境中青年女性的生活、思想,同时与后期诗作又有着密切的联系。鲁迅说过:“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②过去研究秋瑾诗歌独重后期,对前期诗歌注意极少,无形中将二者割裂了开来;因而,本文着重联系其生活对她前期的诗作进行一些探讨,俾有助于全面认识秋瑾的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