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1篇
综合类   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醒世姻缘传》是明末清初世情小说中一部比较重要的作品。现存的十几种版本都题为“西周生辑著”。“西周生”是谁?历来说法不一,主要说法有三种: 一种说法认为是蒲松龄。最早提出这一说法的是杨复吉。《梦阑琐笔》载:“鲍以文云:留仙尚有《醒世姻缘》小说,盖实有所指,书成,为其家所讦,至褫其衿。”蒋瑞藻在《小说枝谭》中引用了这一记载。胡适在1931年写的《<醒世姻缘传>考证》里又补充了新的论据。1984年齐鲁书社出版的《醒世姻缘传》,有徐北文先生写的《<醒世姻缘传>简论》。  相似文献   
2.
《醒世姻缘传》的作者是不是蒲松龄,学术界历来有争论。我在《<醒世姻缘传>作者新探》(见《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5期)、《<醒世姻缘传>为蒲松龄所作说质疑》(见《殷都学刊》1985年第4期)、《也谈<醒世姻缘传>的成书年代》(见《殷都学刊》1986年第2期)等文章中都谈到应该是清初文学家丁耀亢,而不是蒲松龄。为了进一步说明《醒世姻缘传》不是蒲松龄的作品,有必要把《醒世姻缘传》与蒲松龄的作品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初期,随着鬼神观念的出现,导致原始形态的神话的出现,并逐渐形成了原始宗教。随着原始宗教的形成与发展,神话也渐趋繁荣。商代是在夏代原始公社制度开始瓦解,奴隶制度逐渐形成的基础上出现的典型的奴隶制社会,宗教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宗教仪式有了新的发展,神话传说也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第一次有文字记载的空前繁荣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随着殷墟甲骨卜辞整理、研究的深入,由唐立庵先生所开始的卜辞时代的文学研究,也逐渐为学术界所重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研究成果,已在一些文学史著作中有所反映,使人们对殷商时代的文学有了初步的认识,把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从《诗经》向前大大跨进了一步,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增添了新的光彩。但目前的研究,还只限于散文和诗歌两个方面。为了进一步研究殷商时代的文学,有必要对甲骨卜辞所反映的殷商时代的神话传说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5.
6.
殷商时代青铜器出土的历史,早在宋代就有记载,如罗泌《路史·国名记》,吕大临《考古图》。从1928年10月到1937年夏,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殷墟进行了十五次发掘,当时出土的青铜礼器就有170多件。建国三十多年来,又在殷墟进行了多次发掘,据不完全统计,出土青铜礼器近600件,其中绝大多数是近几年发掘出土的。这些青铜器是研究殷商时代政治、经济、科技和美术的珍贵文物,也提供了研究殷商时代神话传说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7.
也谈《醒世姻缘传》的成书年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醒世姻缘传》的成书年代,目前学术界的意见颇不一致,有的认为是在明未,有的确指为崇祯年间,有的大致划定在崇祯到康熙年间,有的则确指为康熙年间。这个问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鲁迅在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给钱玄同的信中曾说:“若就其板本而论之,则窃尝见其二种矣。……若夫明板,则吾闻其语矣,而未见其书也。”这里  相似文献   
8.
《歧路灯》是清代李绿园所著的一部长篇白话小说。这部小说脱稿于乾隆年间,向以抄本流传。近代虽曾出过石印本和排印本,但或未经校勘,或只印了一部分,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栾星同志用了十年时间,克服了种种困难,校注了《歧路灯》,于一九八○年底由中州书画社出版。这部小说的出版,是挖掘、整理、研究我国古代文学遗产的一个可喜的成果,为我国古典文学增添了新的光彩。现在,这部小说已经吸引了不少的读者,在学术界和文艺界也开始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深入地研究这部小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了不少塑造封建时代的复仇者形象的作品,如《席方平》、《伍秋月》、《向杲》、《窦氏》、《商三官》、《梅女》、《鸦头》等。在这一类作品中,蒲松龄倾诉了封建时代被压迫者的深仇大恨,歌颂了他们“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尚情操和斗争精神,猛烈地抨击了封建社会末期的黑暗。 这些作品,有一种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对封建统治阶级揭露得深刻,批判得尖锐,是《聊斋志异》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席方平》和《商三官》更是其中的佼  相似文献   
10.
《西湖七月半》是明末文学家张岱的著名作品,收在他的《陶庵梦忆》里。张岱的散文,继承了在明万历年间崛起的公安派、竟陵派之长,又独具风格,自成一家,格调清越,描写生动,造句新奇。祁豸佳在为张岱的《西湖梦寻》所写的序中说:“余友张陶庵,笔具化工,其所记游,有郦道元之博奥,有刘同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丽,有王季重之诙谐,无所不有。”《陶庵梦忆》是张岱在明朝灭亡之后所写的笔记,写了他昔日生活中一些琐事的回忆,寄托了他追念乡土和故国的感情,流露了他对清朝统治的不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