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传统美学在传统的自然思维支配之下缺乏真正的反思思维。这里基本的审美形态是“天人和合”;事物之谓美本质上在于它体现了与“天”或“道”,即作为本体的绝对自然之符合;美的主观性意义完全没有被意识到。佛教心性论的传入和渗透,使中华民族具有了一种真正的精神反思。隋唐以后文艺(尤其是诗歌)就有了一种与传统显著不同的审美经验,即所谓“心境交融”。“心境交融”的审美经验结构建立在反思基础上,它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是直接来源于禅佛教的精神反思。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头10年,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为今后长期稳定发展奠定重要基础。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现实情况说明,在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改革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活提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依靠改革实现制度创新显得越来越迫切和越来越重要。改革已真正到了一个整体攻坚的阶段,必须在一些诸如所有制改革等一些重要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相似文献   
3.
秦琰 《晋阳学刊》2007,(6):125-126
作为俄裔犹太诗人,金斯伯格的宗教世界相当繁杂,甚至有些混乱,但从整体来看,对他的创作影响最大的当数基督教和禅宗,正是这两种宗教的碰撞与交融形成了他诗作独特的品质。就两者对其创作的影响来看,基督教是他诗歌赖以生成的文化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基督教精神会在他诗歌的各个层面有所表现;禅宗则是诗人有意为之的摄入,它的影响会出现一个由外部形态到内部意蕴逐渐渗透的过程,且着力痕迹相对明显。  相似文献   
4.
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体失语是元代色目族群文学的特性之一,主要表现在文学品质的汉化、民族个性的趋同、宗教意识的弱化、自我反思的缺失四个方面。失语现象的根源是色目文化与汉文化单向的交往模式,表现在对汉文化的绝对认同、疏离自我文化传统、双重身份的单维化。生活状态的改变、文化形态的差异、边缘身份的困境、多元共融的身份让渡是形成这种交往模式的原因。总体说来,色目文化传统的失语,一方面导缘于西域各民族在文明化进程中的努力,另一方面也与汉文化的宽容态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金代末年一些知名文士将写作重点放在叙述史实的作品上,诗歌之中也表现出明显的叙事化倾向。金代诗人自然平易的风格,和曲的美学追求相一致,还采用俗语进入诗文。因此,研究金代文学就成为正确理解和评判元代文学的基础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7.
阳明心学的唯心论,其实质是精神的自身意识,其理论表现是对自我的追问。阳明心学的本体论其实渊源于印度吠檀多。后者的基本观念是存在真理和自我本质的同一,即心性一如,乃是一种绝对唯心论。而传统的中国思想由于自我反思的缺乏,在宋明以前,并没有产生像西方和印度那样真正的唯心论哲学。中国佛教心性一如的主张,只是印度如来藏佛教的继续,后者则是沿袭了印度占主流的吠檀多思想的立场。因而从根源上说,阳明心学作为一种以反思为特征的绝对唯心论,是通过中国佛教的渠道,最终来源于印度吠檀多思想。以阳明心学本体论与吠檀多思想进行比较,能够印证这两种思想在形上学层面的亲缘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