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夏人的民族异化,是国内外学者极为关注的一个学术问题。笔者曾借助于濮阳市郊区柳屯乡杨十八郎村的唐兀公碑及部分文献资料,就河南西夏遗民的由来与汉化诸问题略陈管见(《略谈河南省的西夏遗民》,文见《宁夏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罕见而又完整的唐兀公碑与杨氏家族族谱和藏书,是研究西夏遗民极其珍贵的材料。有鉴于此,今特将《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户府百夫长唐兀公碑铭》全文迻录于下,并略加笺注,以飨同好。朝列大夫前国子司业魏郡潘迪撰并书石篆额①  相似文献   
2.
南宋时期的川陕地区:包括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夔州路和利州路。从高宗建炎二年到理宗端平以前的百余年间,这一地区实行着相对独立的科举取士政策,即“类省试”,简称“类试”。川陕类省试是南宋科举制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礼部省试的一般权限和职能,而且更富有独立性与特殊性。如果把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作用之一视为宠络士子的话,那么,它在川陕类省试中则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何况类省试的目的和作用远不局限于比,它对川陕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南宋王朝的巩固都起过不可泯灭的积极作用。因此,本文试对川陕类省试产生的主客观因素、存在形式、利弊与影响等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口规律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有不同的人口规律。”北宋虽不如汉唐幅员辽阔,而户口却倍之有余。即使偏安江左的南宋王朝,升平之日户口依然胜过汉唐。 然而,宋人一面喋喋不休地夸耀生齿繁庶,一面又指责“户多丁少”之弊。因此,马端临在《文献通考》户口二中说:“以史传考之,则古今户口之盛,无如崇宁、大观之间,然观当时诸人所言,则版籍殊欠核实,所纪似难凭,览者详之”。的确,宋代户籍人口问题已引起不少学者的研究兴趣。但是,有人不承认宋代的“户多”,漠视了“别籍异财”、“诡名子户”等问题的严重性;还有人把 “丁少”误解为“口少”,乃致夸大了人口隐漏的史实。“户多丁少”是在宋代生产力发展、户口激增的前提下出现的一个社会问题,本文试对其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和内容等方面作些探讨,不妥之处,谨候学者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4.
1992年1月,李长春最早提出中原崛起的概念。2003年7月,中共河南省委七届五次全会通过了《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对实现中原崛起的基本途径、发展布局、战略举措、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进行了系统阐述。实现中原崛起,不仅是一代又一代中原人的梦想,也是河南践行科学发展观、振兴中原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选择。目前,随着促进中原崛起战略的实施,各项措施的推进,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到新的战略起点上,正在进入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社会转型、促进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一个积极拼搏、充满希望的中原正在崛起。本刊特组织刊发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撰写的四篇《中原崛起总体思路的系统化研究》专题文章,从不同角度对中原崛起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和研究,以期为加快推进中原崛起步伐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进纳官是国家政治权力分配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这一制度虽常遭有识之士的深刻批判与彻底否定,但在从汉至清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进程中却始终可以觅到其污浊的身影.宋代的进纳补官制度承前启后,独具时代特色,宋代进纳官制度的根本属性,实为官钱交易长期存在,负面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一宋代客户研究状况之回顾宋代社会中的劳动力商品出卖者——乡村无产客户,在古代文明史上,用辛勤的汗水和聪明的才智谱写了许多引以为自豪的篇章。因此,正确分析认识无产客户的社会地位是判断宋代社会性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迄今,中外学者对其研究的兴趣都颇为浓厚,相互切磋,潜心发微,许多问题已洞见症结。不过,由于学者们的立足点和思辨方法不同,某些问题仍存  相似文献   
7.
穆朝庆 《中州学刊》2007,(6):159-162
范仲淹是北宋中期一位文武兼备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庆历年间推行新政,对教育和科举的改革力度很大。范仲淹从循名责实的选士观出发,做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虽然新政中废,但其影响是深远的,与其后的王安石变法有着前启后承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8.
已故的华山先生在《关于宋代的客户问题》一文中说:“唐代的客户不全是佃户,而宋代的佃户,则不完全是佃户。佃户之为佃耕农民似为极明白之事,但其实不尽然。宋代官田有时组织为营田或官庄,而有时则整批出租,而佃耕官田的绝大多数是豪强大  相似文献   
9.
从五六十年代起,国内学术界即对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问题展开过争论,焦点是国家土地所有制始终占主导地位,或是私人士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就宋代而论,如果说是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那么,它在法律和法权观念中又是怎样顽强地表现自己的。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 糊名法和誊录法的历史作用及其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科举制自从隋朝问世,迄至清末西方文化大量输入后而归之于灭亡,在我国封建时代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两宋期间,通过对科举制的一系列改革,使其逐步趋于完善和成熟。如:“别试”、“排座”、“糊名”,“誊录”,“二次评卷”等法的创设,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遏止了官僚权贵对科场的干涉和垄断,防止了一些非法的徇私作弊行为。科举的大门敞开于广大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有才华者提供了学而优则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这些新法不仅在宋代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而且对宋以后的历代取士制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科举的史实虽然早已成了遗闻趣事,但是,我们今天各类考试中为防止作弊而采取的编号、排座、糊名、二次评卷等项措施,却与科举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因缘。所以,有必要认真地考察科举中各种规章制度创置的原因及其推行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