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君蒲清、曹君日升、汤君可敬、蒋君天桂,以其合编的《中国古代寓言选》见示,说是敬爱的文艺界老前辈茅盾同志巳经为他们题了书签,希望我审校一遍,并写几句话作为序言。我以忝居一日之长,不获辞亦不宜辞,因穷数月之课余时间,校读了这部书稿。觉得它的注释确切而通俗,译文流畅而生动,评语精练而泼辣,读起来使人感到醍醐灌顶、舌本留  相似文献   
2.
<正> 1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出身于楚国的贵族家庭。但自吴起变法以后,楚国废除了宗支疏远的贵族特权,所谓“楚邦之法,禄臣再世而收地”(《韩非子·喻老》),就是说奴隶主贵族的封地,过了两代以后便要收回。到了屈原手里,屈氏所享受的种种特权已经被收回了,所以屈原有“忽忘身之贱贫”(《惜诵》)的话。屈原所处的无权地位,决定了他有机会接近下层群众,因而能听到底层人民的呼声,了解广大群众的愿望,从而形成自己政治理想。他的政治理想,概括  相似文献   
3.
有十几个高等院校的教师合作,由王季思和李悔吾、肖善因三先生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和《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以下简称《悲剧集》和《喜剧集》),是解放后我国古典戏曲研究中引人注目的新成果.它运用现代悲剧和喜剧的美学理论,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的评点形式,对剧本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为我国古典戏曲研究工作,开辟了新的蹊径,提供了新的范例,使广大读者的耳目为之一新.  相似文献   
4.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贺新郎·读史》这首词中,以极其形象的语言,经济的笔墨和精湛的思想,给我们写了一部生动形象的社会发展史,高度概括的阶级斗争史。他老人家挥动如椽的巨笔,拨开了封建史学家所散布的重重迷雾,指出了推动历史前进的是奴隶起义和农民起义,而又说得那样地深入浅  相似文献   
5.
随着都市经济的日益繁荣,市民阶层的日益活跃,乐工、歌妓为了适应他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那些“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街,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的曲子词,便在民间迅速繁荣发展起来,其势头远远超越隋唐、五代,成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以强大的生命力,巨大的冲击波,推动了上层知识分子不得不涉足于这块芬芳绚烂的文艺园地,逐渐完善了它的形式,提高了它的表现力,使之由诗的附庸,一跃而为当时文坛的盟主。高峰迭出,五彩纷呈,上可与唐诗争胜,下可与元曲竞秀,形成一代文学的特色。据《全宋  相似文献   
6.
厚土、至爱与苍凉之天──聂茂散文集《天地悠悠》序羊春秋聂茂将这些年来发表的散文结成集子出版,恳请我为之作序,我欣然应允。理由有三:聂茂为人忠厚,淳朴如噗,善良似玉,有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和责任感,其奋斗拼搏之经历,令人动容,此其一;聂茂为文真诚,以情...  相似文献   
7.
船山先生,世所公认之大哲学家,大文学家也。其煌煌巨著,衣被后世,沾溉末学,无间言矣。然其对万历间兴起之竟陵诗派,痛加挞伐,似非公允之论。如谓其诗“似妇人”、“似衲子” (《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创而为腐、为尖、为钝、为贱”(《明诗评选》卷四),是“青楼哑谜”、“市井局话”、“闽夷鸟语”、“洒肆拇声” (《古诗评选》卷三),是“以措大攒眉、市井附耳之情为情” (《明诗评选》  相似文献   
8.
比喻是表达思想、阐明事理的一个重要方法,它的作用在于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艰深的道理浅显化,使人们从熟悉的东西中了解不熟悉的东西,从已知的道理中推及未知的道理。所以它很早就在我国哲学和文学的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从屈原到黄遵宪,没有一个不借助于比喻阐明自己的观点和加强文学的因素的。不过,他们所创造出来的那些比喻,都是从他们那个生产水平和认识水平出发的,跟我们的时代精神和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9.
李群玉在晚唐诗坛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他擅长书法,善于吹笙,是一个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的人。令狐綯说他“佳句流传于众口,芳声籍甚于一时” (《存处士李群玉状》),周朴说他是“群玉诗名冠李唐”(《吊李群玉》)说明他虽然是“幽沉江介,分讬渔樵,可是他的诗歌却赢得了当时著名诗人的崇高评价。  相似文献   
10.
敬老尊贤立身之本羊春秋敬老尊贤,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不是说“孝为百行之先”、“立身之本”么,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哪还谈得上爱国家、爱人民?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忠,哪还谈得上忠于党,忠于事业?所以古人总结历史教训,得出一条经验,那就是“求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