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胡叔和 《江淮论坛》2000,(1):103-106
如果我能够 ,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 ,为子君 ,为自己。这是的确的 ,子君的“逝” ,子君的死于“无爱”的连墓碑也没有的冰冷的人间 ,引起了涓生的“伤”———从心灵深处涌出的悔恨和悲哀和由这种悔恨和悲哀交织而成的歌哭。“我是我自己的 ,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子君就是怀着这种个性主义的人生信念、理想追求 ,不顾父亲“烈日一般的严威和旁人的赛过冰霜的冷眼” ,与同是怀着个性主义的人生信念、理想追求的涓生 ,自由恋爱 ,无畏同居的。无论“那鲇鱼须的老东西”和那脸上搽着加厚的雪花膏的小东西 ,怎样不怀好意隔着玻璃窗暗中…  相似文献   
2.
“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为了正确地判断《还魂草》的思想倾向是好是坏以及对它的各种评价孰是孰非,我们遵循着毛泽东同志的教导,特地到江流同志曾经采访过并以之作为《还魂草》创作背景的歙县桂林和绩溪高村等原血吸虫病区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文艺作品如果以某一地区为背景,并不就是这一地区现实生活的翻版,但却必须是这一地区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评价一部作品的好坏,首先就要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曾用“失事求似”这四个字来概括他的历史剧主题开拓的审美经验.郭沫若告诉我们,“失事求似”,并不是任意摈弃历史事实,乃是“对于既成的事实加以新的解释,新的阐发,而具体地把真实的古代精神翻译到现代”,以显现“古今共通的东.  相似文献   
4.
《日出》问世后,就有人指出它在庄偕情绪的平衡上,取得了比《雷雨》更大的成功。 曹禺是位具有喜剧情愫的悲剧诗人。他的举止言谈,有一种喜剧性的幽默感。他对社会生活撕肝裂肺的悲剧发现,同时就包含着破涕为笑的喜剧体验。而这种体验,不但没有冲破反而加深了悲剧发现的底蕴与色彩,以更大的震幅震荡着人的灵魂。他在《雷雨》八个人物中特意塑造周冲、鲁贵这两个作用不同的喜剧人物,便最早地体现了这一点。 周冲的喜剧性在于他是“夏天里的一个春梦。”他的“梦”做得越执着,他同冷酷残忍的  相似文献   
5.
话剧是冲突的艺术。如果说,没有冲突就没有话剧;那么,没有冲突的心灵化,也就谈不上话剧的民族化中国化。这是很自然的。话剧家完全不同于小说家。尽管两者都要从生活出发,都要将自己的政治倾向性完全融化在对人物命运、性格、心理和灵魂的刻画中;然而,小说家在这样做的时候,他可以成为人物的命运、性格、心理和灵魂的无所不知的全能的叙述者,而且叙述的手段和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话剧家却没有这样的自由。他必须也只能通过冲突,来完成对人物命运、性格、心理、灵魂的刻画,来表达自己的是非爱憎,从而显现话剧中国代最根本的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