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1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朝末年,女性犯罪凸现。由大理院的统计可以看出,河南省女犯无论数量、类型都较直隶省为多。犯罪者年龄趋于年轻化、无业化,拘禁女犯有被开释和保释的机会,且多数可以交罚金,对女犯如此详尽的统计,可以看出清末社会对女犯监禁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国家和社会针对日益增多的女性犯罪,先后采取了一定的防治措施,这对控制女性犯罪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实际效果看,由于防范方法的失当,救济机构的不完善及救济措施的不健全等原因,当时各种防治措施并未能有效地减少女性犯罪。  相似文献   
3.
1920-1926年的北京女性犯罪,因为其特定的时代背景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通过对这一时期女性犯罪的数量、类别、女犯的职业、受教育情况及婚姻家庭等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女性生活的艰难。特别是对这一时期的平民女性来说,犯罪有时便成为她们解决温饱问题的一种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张炜的《古船》和《九月寓言》为个案 ,联系不同创作时代的文化语境 ,对张炜的文化立场进行分析 ,认为张炜既以峻切的现代理性和批判眼光开掘农业文明的深层痼疾 ,同时更以现代人的忧患意识为农业文明美好质素终将消逝寄予深切的哀挽之情。文章同时对张炜现象的典型性作诠释。  相似文献   
5.
清末女性所参与的奸情杀人案,多数是与奸夫商同进行的,但通常并不是主要执行者,而是协从奸夫下手;被害人往往是奸妇的丈夫,或者是于奸情不利的亲属;女性实施杀人行为时,其手段则多以毒杀为主。清朝的法律对于奸妇的杀人罪行,给予了较为严厉的惩治,却未能改变奸情杀人案增多的情势,对奸情被曝的恐惧是迫使奸妇参与杀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社会化大学生顺利进入社会的准备过程,而新时期大学生的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欠缺,从每年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就可以看出。鉴于对大学生作为社会化主体的思考,本文从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进行分析,强调和突出大学生自主参与社会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女性拐逃兴盛.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对之进行严格的控制,在司法实践中亦加强了防范.同时,女性拐逃也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注意,纷纷通过各种途径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救济,这对防止和控制女性拐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实际效果看,其时各种防治措施并未能真正地减少女性的这一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女性性犯罪在女性的犯罪中占有较高的比例。究其原因,女性性犯罪固然跟性欲有关,但其深层的原因却在于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以及女性经济能力和知识水平的低下,而民国时期追求性解放风潮的兴起则是一个重要的触发因素。对于女性性犯罪的惩罚,民国时期的法律比以往要宽松得多,但较之于男性则依然要重。  相似文献   
9.
雅俗是中国文学理论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 ,雅俗之争也一直伴随着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 ,以《诗经》为代表的雅文学受到俗文学的冲击 ,特别是南朝的齐梁时期 ,诗坛上掀起一股有关诗歌雅俗之争的讨论 ,对当时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钟嵘创作《诗品》显然也受此影响 ,因此 ,认识钟嵘在雅俗观念方面的主张 ,对于解读《诗品》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0.
清末民初女性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和权利,意识到自身在婚姻家庭中地位的不平等并进行了一定的抗争.自杀、与人通奸或潜逃成为女性消极反抗的内容,虽然也有部分女性通过离婚或控诉的形式来摆脱不幸的命运,但多数未能如愿.而有的女性甚至选择极端的手段--杀人来求得解脱的方式,可见当时女性备受不良婚姻家庭摧残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