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62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古文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是蒙古文学史料。随着国内外蒙古文学研究的不断拓展和深入,蒙古文学史料搜集整理已逐步发展成为蒙古文学史料学。蒙古文学史料学包括蒙古文学的田野调查、史料整理、考订、选录、笺释、校注、校勘、辑评等诸多研究内涵。中国蒙古文学研究取得巨大成就,得益于蒙古文学史料学的长足发展。我们应当总结以往蒙古文学史料学研究的经验,使蒙古文学史料学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和理论化。  相似文献   
2.
格斯尔是藏族和蒙古族史诗<格(萨)斯尔>中所塑造的英雄人物.随着<格斯尔>在蒙古族地区的广泛流传,格斯尔形象在蒙古人心中也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他们崇拜的人物.蒙古人对格斯尔英雄的信仰崇拜,集中体现在风物传说、寺庙、敖包、祭祀、那达慕、家教等诸方面.这些崇拜既熔铸了蒙古人的审美情趣,又蕴藏着蒙古人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9月8日,内蒙古民族大学隆重举行建校50周年庆祝大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吴仕民,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伏来旺,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连辑,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郑福田,中国工程院院士洪涛等国家部委、自治区、盟市领导,出席全国民族院校书记、校(院)长联席会议的书记、校(院)长和有关院校领导、知名人士共100人在大会主席台就座。  相似文献   
4.
5.
哲学,和任何科学一样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即有它客体的定义域。但是,哲学又不单纯是对客体的认识,还包含着人对世界的感受和基本态度,以及人在世界上地位的一定理解,就是说它包含有人的主观因素。这样,在不同的人们之间对哲学性质、对象、内容、特点和功能的说明,便形成种种有关哲学的思想和观点。 任何一种关于哲学的理论和观点都是一种研究“视野”。有什么样的理论,就有什么样的哲学研究范围和内容,有什么样的任务和方法。人们总是依据理论原则去区分什么是哲  相似文献   
6.
7.
本文描述了我院2010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做了理性的分析,最后为学院学生的科学管理、思想品德教育、班主任工作以及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咨询及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蒙古族文学“以喜剧为其结局”的居多,诸如:“正义势力压倒了邪恶势力”、“妻离子散的家庭重新团聚”、“向仇人申报冤仇”、“有情人终成眷属”、“人民永享安乐,和平幸福,吉祥如意”等等。这种“以喜剧为其结局”的作品,在蒙古文学发展史上历来层出不穷,并不断地为文人创作和传承。虽然,这些作品的类型诸多,但总是充满走向胜利的喜剧意识和鼓舞人心的乐观  相似文献   
9.
据考古学推测,公元前三、四千年在北方草原已出现了游牧生活的人群,但游牧生产方式的确立经历了什么样的历史过程,用了多少时间,尚无法定论,现在可以肯定是在公元前三百年,游牧已成为草原部落的主要生产方式,作为游牧标志的马已被当作战争工具使用,组成骑兵同邻国作战,正因为这样《史记》才有赵武灵王着胡服骑射,与骑马的蛮夷交战的记载。恩格斯说:“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分离出来—一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也就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分裂。而分裂为两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家庭、…  相似文献   
10.
《蒙古秘史》(以下简称《秘史》)是蒙古民族第一部文字记载的编年史。关于《秘史》的作者问题,国内外学术界有四种说法。有失吉忽秃忽是《秘史》的作者之说;有善长写作的维吾尔人是《秘史》的作者之说;也有大臣耶律楚材可能是《秘史》的作者之说;还有镇海、怯烈哥,薛彻兀儿是《秘史》的作者之说。对上述四种说法笔很者难苟同。《秘史》的作者不是外民族的人,也不是宫廷大臣和史官,而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博尔济吉忒氏人。本文将从史学、社会心理学和民俗学角度来论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