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644年清兵入关,血腥镇压了明末农民起义军,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当时,社会仍处于动荡的局面。满洲贵族的圈地,加剧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分裂割据势力,威胁着国家的统一;沙俄对我国黑龙江、新疆等地虎视眈眈,清朝版图面临被宰割的危险。面对这一系列社会矛盾,康熙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目的出发,在他执政的六十一年中,采取一系列顺应历史潮流的经济政策,对内发展经济、削平三藩;对外抗击沙俄的侵略,巩固清朝封建国家。本文试图对康熙的经济政策作一简略的探讨,并对他建树的历史功绩作出估价。下面分四个部分来论述康熙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2.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研究俄国经济史的科学巨著——《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运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方法,对俄国自1861年农奴制改革以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研究。学习这部著作,对于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史,仍有极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明代藏汉茶马贸易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商业经济史研究的角度,对明代藏汉两族间茶马贸易的历史背景、具体内容及其社会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文章运用大量史料说明,国内民族间的商品交换活动,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明代因袭元制,对手工业工匠实行匠籍制度。清初明令废除匠籍制度,实是一大改革,这对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兹据史料对清代匠籍制度废除经过作一考述,以供研究清史者参考。有人认为:“清初继承了明代的匠籍制度”。征之史籍记载,并不尽然。这个问题得先从明制谈起,明代匠籍制度是封建国家束缚手工业者人身自由的枷锁,它表现为手工业者对封建国家政治上的人身依附和经济上的被奴役状态。当时匠籍制度下的工匠,在政治上社会地位低下,明代民户为三等,“曰民、曰军、曰匠”,匠户最为卑贱。他们世代不能转业脱籍,不得做官,洪武二年,明政府下令:“凡军、民、医、匠、阴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镶嵌在我国东海之滨的一块宝地。它的范围大致西起南京、东临大海,北至长江,南到杭州湾。如把毗连的钱塘江河口平原的南翼也计算在内,则范围可扩大到绍兴、宁波一线,地跨江、浙两省。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面积共达62,100平方公里。鸦片战争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大致包括江宁府、镇江府、常州府、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杭州府、绍兴府、宁波府与太仓州等地。清代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该地区拥有人口34,147,211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商业经济史研究的角度,对明代后期蒙汉两族的互市贸易及其社会影响进行了分析.文章运用大量史料说明,国内民族间的商品交换活动,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外国资本入侵与上海沙船业的衰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前夕,上海沙船业十分兴旺发达,拥有沙船三千五、六百艘,总共雇佣在船水手十余万人,总资本约达白银二千四、五百万两。同时,在其内部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鸦片战争后,在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上海沙船业拥有的沙船只存二千余艘,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锐减到“四百号”,到了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不过二、三百艘”。是什么原因促使上海沙船业在短短三四十年中迅速衰落下去的呢?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皇帝个人专制国家与精耕农业的关系着手,运用中国历史的实证资料,通过劳动力与土地资源的配置、治水与救荒三个问题的分析,指出皇帝专制国家是中国传统精耕农业得以运作的平衡机制。这一平衡机制主要在精耕农业的两个层面,即生产力的层面与生产关系的层面发生作用,由此说明皇帝专制国家对精耕农业的干预具有全面性、广泛性及深刻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清代封建国家干预商业经济的历史特点及后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论述了清代封建国家干预商业经济的历史特点,分析了它的消极后果,指出清代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制度是维护封建生产关系,抑制商品经济发展,延误中国封建经济近代化过程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