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葛峥 《河南社会科学》2003,11(6):137-139
现代汉语流行语中,外语语音词汇的借用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现象。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外语语音词汇以各种形式被借用到汉语中来,包括字母音的借入、词语的完全音译和半音译,以及旧音新用等。之所以产生这一现象,一方面是受向外语借词的传统习惯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变化的影响。外语语音词汇虽然丰富了汉语流行语,但我们在吸收外来语音词汇时不能盲目,而应使之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中、英、日三种网络语言中,都吸收了大量外来语,它们之间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三种网络语言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这种现象,既反映了全球一体化进程,也说明了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始终决定其话语权大小和语言普及程度。  相似文献   
3.
祝大椿,字兰舫,清咸丰五年(1855年)生于江苏无锡。怡和洋行买办出身,曾在上海陆续开办了源昌机器碾米厂等,并曾担任过上海总商会董事,是一位颇有影响的资本家。但是,关于祝氏的卒年以及他创办源昌号的时间,目前的一些论著或付阙存疑,或说法歧异,有加以辨明的必要。一、关于源昌号的创办年代。主要有两种说法,即1872年说(南京大学历史系编:《中国历代名人辞典》)和1883年说(1979年版《辞海》)。两种说法,相差竟达十一年之久。祝大椿是同治十一年(1872年)来上海的,时年十七岁。他先在一家旧铁行当学徒,、根据当时的客观条件,祝氏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且人生地不熟,根  相似文献   
4.
严歌苓笔下的新移民,在东西方文化的夹缝中感到了痛苦的精神折磨.两种语言文化不可调和的矛盾会造成他们的"失语症",甚至造成人格的分裂.寄居他乡者除了境遇的尴尬和艰辛,更多的是心理上深深的孤独感和漂泊感.这会使他们感到心灵的失落,但也会带来自由、清醒和局外的空间.他们通过顽强的挣扎、奋斗,在不断地应变、生长.他们的形象在中外文学史上都是一种无可替代的格调和类型.  相似文献   
5.
严歌苓小说生动刻画了华人新移民“生命移植”、特别是他们最感痛苦的“文化迁移”的种种表现。这种新移民形象主要有四类:明显带有作家自身特征的新一代“学留人”,通过婚姻而移居美国的“过埠新娘”,生活在困境中的男人,迷惘的少年移民。这些人物的经历大多曲折而坎坷,其心理也奇特而复杂。这是一道奇丽的文学号观,它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史册上都将留下自己色彩鲜丽的一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