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题质量定量评价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介绍了试题质量的重要性。在试题质量分析的基础上 ,对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建立了定量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2.
能耗强度目标作为政府目标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的有效抓手。文章基于2006—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函数系数部分线性面板数据模型,研究能耗强度目标对节能降耗的影响效果与作用特征。结果表明,能耗强度目标对能源强度具有非线性影响,节能降耗效应随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异质性。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能耗强度目标不利于节能降耗;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能耗强度目标的节能降耗作用消失,环境保护目标可以作为接力政策降低能源强度和严格能效约束;只有当经济处于中等水平区间时,地方政府的能耗强度目标才会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特别是,人均GDP处于10.7万—16万元时,环境保护目标和能耗强度目标会同时发挥作用,推动节能减排。因而,为切实推动节能降耗工作,要灵活科学设定能耗强度目标,因地制宜完善能耗强度目标管理。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环境下,微博对开展高校共青团工作、加强团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微博有利于推进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开拓团组织服务青年的新平台,促进团组织的宣传工作。当前高校微博建设中存在着功能定位不准确,内容设置单调,内容更新慢,缺乏与学生互动等问题,要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章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培养意见领袖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微博在共青团工作中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4.
葛涛 《东岳论丛》2012,33(12):32-37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政府动员文艺界的一大批精英参加电影《鲁迅传》的创作和拍摄工作,未曾发表过的夏衍创作的电影剧本《鲁迅传》第四稿是按照周扬的指示,对陈白尘执笔的《鲁迅传》第三稿的大幅度修改,把原来剧本所塑造的“革命家鲁迅”改造成“文艺家鲁迅”形象,但是夏衍的修改没有能够成功.电影《鲁迅传》的剧本创作不仅显示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官方对鲁迅接受与改造的政治目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那个年代中国文学与政治的复杂关系.而电影《鲁迅传》创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从“革命家鲁迅”到“文学家鲁迅”认识的转变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话题也在中国当代文化与文学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魏晋六朝儒学家为了维护其社会话语权,在摆脱汉代经学的话语限定后,开始重构新的话语:以圣人为终极关怀,以道为核心,以象、言、意、情、性为关键词。《诗经》在圣人话语的影响下产生了重情性、事理,倡伦理之道的新注释。  相似文献   
6.
日本目前正面临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危机对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已经产生了颇为深远的影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就业。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日本的就业率素来以高和稳定著称。所谓的“终身雇佣”、“年资薪金”等,一直被奉为日本式经营管理的法宝,许多人对此津津乐道。但是,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之下,雇佣安定的神话也逐渐破灭了。经济长期不景气,迫使企业不得不将富余人员推向社会,失业率达到了创记录的4.8%,有人估计,它最终将会突破10%。许多公司职员,特别是中老年人,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在各行…  相似文献   
7.
鲁迅生前多次整理并抄校《嵇康集》,所留下的手稿基本上都编入《鲁迅辑校古籍手稿》第五函之中。近日笔者发现了一份鲁迅校对《嵇康集》的手稿,该文不仅没有被收入各种版本的《鲁迅全集》之中,也没有被收入《鲁迅辑校古籍手稿》之中,应当是鲁迅的佚文。此佚文当为鲁迅1926年10月—11月间在厦门大学撰《〈嵇康集〉考》时,以其在1913年校订的《嵇康集》手稿为基础而重校《嵇康集》写下的校订手稿。  相似文献   
8.
学生社团建设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分析学生社团特点和创新能力内容的基础上,找到了学生社团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就如何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10.
一、群众对丧失了社会责任感的专家学者不满意 2008年6月,《人民论坛》"千人问卷"调查组在新华网等网站进行了"专家离社会公众究竟有多远"的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