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这篇仅有二十五字的奇文,是蒲龄松在《聊斋志异》中给读者留下的一则文谜.截至一九八一年以前,三百年间竟无一个为它作注之人.其原因不外以下两种:一是蒲松龄的同时代文人当很容易理解这则文谜,但慑于清廷文字狱的淫威,不敢或不愿揭破此文反清复明的政治寓意;二是清朝灭亡以来,由于历时久远,文化背景发生了巨大变迁,后人对这则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阐明蒲松龄民族思想形成的社会原因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清初的伟大文学家蒲松龄和他的《聊斋志异》到底有没有民族思想?一九八○年九月,在山东淄博市举行的全国蒲松龄学术讨论会上,“有”与“无”两种意见各执一端,相持不下。在研究者中,彻底持否定态度的、影响比较大的是兰翎同志《〈聊斋志异〉的“民族性”在哪里?》(1956年2月5日《光明日报》)一文。该文全面否定了何满子、任访秋等人的观点,并指斥何、任的观点为胡适和胡风派观点。八○年学术会上,有人写了《〈聊斋志异〉中有反清思想吗?》,重申兰翎的观点。我认为,这个问题很有必要讨论下去,因为它将直接关系到对蒲松龄及其作品的正确评价问题。为此,草成一文,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4.
纵览红学二百年的历史发展,从“剪不断、理还乱”的热闹纷争中,清晰地划出红学的四个历史时期;评论胡适、鲁迅、俞平伯三个对当代红学影响最深的红学人物功过是非;展望跨世纪红学再造辉煌的光明前景和全方位多元化发展的繁荣道路。  相似文献   
5.
《诗经·小雅·无羊》的诠释历来众说纷纭,独题解悉本《诗序》“宣王考牧”说.郑玄《笺》云:“厉王之时,牧人之职废,宣王始兴而复之,至此而成,谓复先王牛羊之数.”朱熹《传》曰:“此诗言牧事有成,而牛羊众多也.”虽未确指,然亦暗示歌咏对象还是统治阶级人物.近人或袭郑说,或沿朱说,几乎无例外.诸家的题解对《诗序》说皆有根本性的保留:认为此诗是歌咏奴隶主(或言宣王、领主)“牛羊蕃盛”的.笔者认为《诗序》说大可怀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