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古为今用”是发展和繁荣历史科学的根本方针自古以来,历史学就是一门很有用处的学问。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就说过:“告诸往而知来者”,“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管子》也指出:“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万事之生也,异趋而同归,古今一也。”他们对历史的作用已经开始有所了解,并且天才地猜测到在历史发展中存在着贯串古  相似文献   
2.
在元丰四、五年的宋夏战争(即灵州和永乐两役)中,宋军的死者究竟有多少?这个问题对宋代军事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些史学论著,特别是战争史专著,在谈到灵州和永乐两役宋军死者人数的时候,引用《宋史·夏国传》和《续通鉴》的记载,说:“死者六十万人”,或说“灵州之战,宋军先后损失至四十万人”。殊不知这些巨大数字很不可靠,误差甚大。 今考《宋会要辑稿· 兵》(以下简称《会要·兵》)八之二八云:“永乐城陷,徐禧、李稷、李舜举并汉蕃官二百三十人、兵万二千三百余人皆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三三○“神宗元丰五年十月戊申”条的记载亦相同。据此,永乐城失陷时,宋军战死的官兵为一万二千五百余人。再考司马光《涑水记闻》(以下简称《记闻》)卷十四,得知:最初,参加保卫永乐的宋军共有“四万”,全部集中于城内。在该城失陷前,宋夏双方进行了城外战。当夏军攻城时,徐禧命曲珍率领城中部分士兵出城御敌,战斗激烈,宋军“偏裨死者数人,士卒死及弃甲南走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清朝统一新疆的原因,决定的因素是民心的向背,特别是18世纪前半叶新疆和内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出现了不可遏阻的趋势。据此,作者认为,最终的决定因素在于:它适应了新疆地区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