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雎》作为《诗经》的开篇之作,凝聚了艺术美、音乐美及意象美,具有鲜明的语言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但是,目前为止,专门从理论角度对于《关雎》英译的研究却较为少见.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翻译理论着意于文学作品的美感再现,对于诗歌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基于"三美论"视角,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方面对《关雎》的不同英译版本进行研究,旨在证明"三美论"对诗歌美感再现的理论解释力以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对严复《天演论》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译著的翻译理念进行研究,分析译者严复在翻译时如何从原文本、社会政治环境及自身能力三个方面来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并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这三个层面做出适应性选择转换。  相似文献   
3.
日益勃兴的网络文化加速了网络语言这一全新语言模式的流行以及网络"锐词"的蓬勃发展,而模因论为有效地解释文化更新及语言演变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基于模因论,以词汇变异为切入点,分别从语音、语符、语义三方面探讨网络新锐词汇的变异现象,旨在说明网络流行语是语言自我复制与传播过程中得以"存活"的强势模因。  相似文献   
4.
前景化注重语言的内在特征和表现形式,促成并丰富了语言的文学性,正因为如此,它也为语言和文化的翻译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基于《陕西作家短篇小说集》,分析富有陕西地域特色的语言前景化的修辞方式与表达特征并探讨其翻译理念与策略。得出:"形式复制"和"动态模仿"是再现别具地域与文化特色的陕西方言的有效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个成功的电影译名应该反映影片主题及内容,传达影片蕴含的文化信息,同时又迎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审美需求.本文拟从语言顺应论的角度分析电影片名翻译中译者对不同语境因素的顺应.通过本文,笔者期望读者能更多地了解顺应论的强大解释力,同时也为翻译实践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重要的文体手段,变异通过背离语言常规使得语言更具表达力。变异不仅能强化诗歌的主题,也能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审美体验。狄金森是与惠特曼比肩的美国现代主义诗人,其诗歌大量使用变异语言,表现出别具一格的文体特征。从书写变异、语义变异和词汇变异三个层面分析狄金森诗歌的变异现象,有利于充分展示其诗歌独特的文体特征与文体效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作为比较文学的重要分支,比较诗学基于文化的可比性进行文学对比研究,旨在揭示研究对象的一般规律和相互关联。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是情感表达的载体。因语言特征和文化思维的差异性,中西对意象的认知有互通之点,更有殊异之处。以比较诗学为理论支撑,从意象与意境美、意象与节奏美两种关系和维度来分析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翻译中的诗学认知,研究发现,源于对诗歌意象深刻而透彻的诗学认知,庞德得以充分再现中国古典诗歌的诗学要素和美学风貌。   相似文献   
8.
传统翻译批评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传统翻译批评主观性的根源在于缺乏统一的批评标准.本文采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剖析了翻译批评缺乏统一标准的原因,指出交际翻译的理念可以为新时期的翻译批评提供建设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隐喻作为诗歌的基本要素,能有效地传递隐含的意义和蕴含的情感。除了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美国试验派诗人卡明斯还大量运用隐喻来表达主题。卡明斯在诗歌"l(a"中运用了多重隐喻,这是生动地表达该诗孤独和惆怅的主题情感不可或缺的因素。采取更宽泛的视角,从本体隐喻、语音隐喻、诗形隐喻以及通感隐喻等方面对这首诗歌进行深入剖析和解读,以探讨不同层面的隐喻在表达诗歌"l(a"的主题情感和蕴含意义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翻译伦理观照下政治性外宣材料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目前翻译研究关注的热点,翻译伦理理论为政治外宣材料的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以翻译伦理为理论基点,对政治性外宣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安德鲁·切斯特曼(Andrew Chesterman)的五种伦理模式在政治性外宣材料中的体现,并指出由于政治性外宣材料客户不同,读者多样,译者不可能同时并重五种伦理模式,只能根据具体情况主要遵从一种或几种翻译伦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