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201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史学评论的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学评论标准是史学评论的中心问题。由于史学成果所反映出来的历史内容广泛而复杂 ,从而决定了史学评论标准的多角度、多层次。史学评论的主要标准应体现为两个方面 :以对于史学自身及相关学科所具有的意义而形成的学术价值标准 ;以对于社会历史发展所具有的意义而形成的社会价值标准。学术价值标准应强调史学成果的求实与创新 ,而社会价值标准则侧重于史学成果对引导人们认识与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对精神的陶冶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运用这两个标准时 ,应注意评论标准的相对稳定性、可变性、客观性以及两个标准间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2.
邓鸿光 《经营管理者》2011,(9X):261-261
保理是集资信调查、贸易融资、应收帐款催收和信用风险担保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它具有独特优势,能够化解出口收汇风险,有效促进出口发展。本文重点对保理与其他贸易结算方式进行了比较,并简要分析了我国保理业务的局限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评价历史人物,是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过程,是通过两个层次即事实性认识和价值性认识来进行的(参看拙文《评价历史人物要遵循认识规律》,载《华中师院学报》1982年第4期).对历史人物所进行的价值认识,是一个历史的认识,它是具体的,是发展变化的.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李贽,在他评价历史人物的专著《藏书》、《续藏书》里,对战国至元的八百名历史人物,以及神宗以前明代的四百名人物进行了品评.他宣称要"颠倒千万世之是非",以"予李卓吾一人之是非"为标准,去重新评价历史人物.李贽到底是以一种什么价值观去评价历史人物的,他的价值认识具有什么特点?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李贽在《藏书》和《续藏书》中对历史人物的事实性认识,主要是根据以往的官修史书;其价值性认识,则主要渗透在大大小小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历史学家特别是吴晗同志,对海瑞的历史地位以及研究海瑞的意义早已有过明确的论述。吴晗同志在《论海瑞》一文中说:“对海瑞总的评论是当时的人民说他好,当时的大地主说他不好。”同时也指出了“他和官僚地主中有矛盾的一面,但也有一致的一面,因之,有些官僚地主们在大骂、排挤、攻击之后,也还是说海瑞一些好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