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社会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的阶级性:理论的建构与词的暴政──对法学思维的语言学治疗郑成良一、解题理论的建构离不开语言的操作。理论对现实的把握是借助各种术语及其所组成的命题来实现的,因此,在建构理论的过程中,思维的合理性直接依赖于对术语的合理使用。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某些...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方法即实践主体在思维和行动时所遵循的一套原则和程序。不同的方法通常都意味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主体的认知兴趣和行为选择,因此,对于科学研究者而言,方法论问题不能不居于至关重要的位置。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那样,任何理论观点上的重大分歧,最终都导源于研究方法上明显的或细微的差别。各种影响久远的法学流派所以都能在法学论坛上独树一帜并各自具有某些方面的理论优势,也大都是得力于其方法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3.
论法治模式的理念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改革开放,标志着中国社会开始从革命时代走向法治时代。如果说社会大革命时代以破坏一个旧世界为主题,那么,法治时代的主题则在于建设一个合乎理想的新世界。基于此种背景,本文拟运用理想化方法来描述与现代社会一般生活条件相适应的法治模式理念  相似文献   
4.
无罪推定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我国法学界曾就无罪推定原则能否在我国适用的问题,展开过引人注目的讨论。本文拟就这一原则的合理性及重要性略陈管见,以就教于诸位同志。  相似文献   
5.
市场、民主与法治是近、现代文明的基本内容。从人类文明史上看,近代文明的形成主要是借助了两种力量,一个是技术,一个是契约。技术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手段,生产过程的技术化解除了人对自然的依附,使作为类而存在着的人有能力在自然界面前确证自己的主体性;契约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社会关系的契约化则解除了人对人的依附,造就了在社会面前具有独立地位的个人。可以说,正是凭借技术与契约,人类才最终走出了中世纪,才创造了一种新的  相似文献   
6.
新刑法笔谈     
【编者按】刑法的修订和新刑法的颁布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更是法学界特别是刑法理论界的一件大事。对新刑法进行阐释与宣传是刑法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故特邀我校法学院部分教师就一些宏观及新刑法修改补充幅度较大的问题,如新刑法的特点、依法治国与新刑法的颁布、刑法基本原则的规定及实施、单位犯罪问题、自首立功的人文精神底蕴等等,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了研讨,以期对新刑法的贯彻和实施有所研益。我认为新刑法有以下特点:第一,新刑法具有连续性。对刑法的原有规定,包括文字表述、刑法制度、定罪和量…  相似文献   
7.
从身分到契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思想长河中,有一些堪称“一言而为天下法”的不朽名言,它们宛如这条长河中的璀灿明珠,长久地闪烁着思想的光芒,启迪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考。它们不仅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跨世纪的现实意义,它们是思想的精华,认识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说是认识了整个人类思想。 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论述过,后来英国著名法学家亨利·梅因在其名著《古代法》中所明确提出的“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到此处为止,是一个‘从身分到契约’的运动。”就是其一。 一、“身分社会”与“契约社会”的比较意义 梅因所指出的“从身分到契约”,准确地抓住了最能概括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根本特征的两个东西——“身分”与“契约”,并把它们作为区别不同社会的一个根本标准,即据此把社会区分为“身分社会”与“契约社会”。于此我们可以洞悉“身分社会”与“契约社会”的比较意义。 第一,在“身分社会”,身分(出身)是人们获取特权的主要途径。“人的肉体能使人成为某种特定社会职能的承担者。他的肉体成了他的社会权利。”在“身分社会”,身分成为确  相似文献   
8.
法律、契约与市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济关系的契约化是市场经济最本质的法律特征,只有沿着契约化的总体方向去追求经济关系的法制化,法律才能为市场经济的成长提供有益的服务,否则,法制化反而有可能成为市场经济发育成熟的障碍;因此,法律的理念必须实现从“计划精神”到“契约精神”的转换,把契约当做安排经济关系的首选形式.  相似文献   
9.
论法治理念与法律思维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现代文明区别于已往文明形态的一个重要标志.就在于法治原则获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同并成为一条不证自明的文化公理,而法律至上。权利平等与社会自治则是法治理念的核心之点。实行法治原则,意味着在处理涉法性社会争议时必须按照法律的逻辑来思考和做出决定。法律思维与其他思维相比.至少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重要区别,即,以权利义务为线索、普遍性优于特殊性、合法性优于客观性、形式合理性优于实质合理性、程序问题优于实体问题和理由优于结论。  相似文献   
10.
生活条件的继承性把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联结成统一的历史过程。在阶段性转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法律继承性,其根据就在于社会生活条件尤其是物质生活条件的继承性。文章认为,用人民性、进步性等观点无法对法律发展各阶段之间的“影响——承受”关系做出有效解释。同时,对社会主义批判继承资本主义法津及借鉴同时代西方发达国家法制经验的依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