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当前,预防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而家庭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亲情关系决定了家庭预防的现实可行性,而青少年由于心理、生理未完全成熟,不良的家庭环境和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又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外因,因而家长创建和谐的家庭气氛,施以科学的教育方法,才会使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自1984年程立显同志在《试论道德权利》一文中明确提出道德权利以来,在伦理学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道德权利的概念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接受和采用。罗国杰主编的《伦理学》教材(1989年版)也引入了道德权利这一概念。但对于什么是道德权利,为什么它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科学范畴并没有论述。本文试图从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关系的角度,对上述问题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试论道德实现的良性化态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社会道德主体与个人道德主体两个层面看 ,我国在道德实现的过程中存在着经验教训与不足。为了探寻道德实现的良性化态势 ,有必要探讨在道德实现问题上应当选择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进而梳理出我国道德实现的基本走向。在我国道德现实化问题上存在一个良性化的进程 ,即道德观念从一元到多元的嬗变 ,道德心态从应然到自然的内在趋向 ,道德行为从他律到自律的良性调控以及道德选择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有机融合等 ,这个过程是复杂而曲折的  相似文献   
4.
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现实运行机制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是人类价值选择的不同向度。价值取向是个体的价值选择向度 ,具有个体化、经验化和一定主观随意性的特点 ;而价值导向则是社会的价值选择向度 ,具有社会性、整体性、理性化、规范化的特点。作为现实社会中两种共存的基本的价值选择向度 ,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有着不同的现实运行机制 ,只有在正确的、合理的思想观念和原则方法指导下 ,才能够获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郝翠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整体上讲在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最终达到真善美统一的最高境界。而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公民思想道德水平的基本内容和体现,所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就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那么,什么是公民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6.
职务犯罪低龄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相对于职务犯罪的一般研究和传统观念,以低龄职务犯罪作为职务犯罪新的表现形式,借助大量统计数字和案例,对低龄职务犯罪的分布、表现、特点、原因以及预防问题进行分析,强调了低龄职务犯罪的严峻形势和社会危害,提出了从现行立法、执法、用人机制、干部队伍教育等各方面防范低龄职务犯罪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当前 ,预防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而家庭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亲情关系决定了家庭预防的现实可行性,而青少年由于心理、生理未完全成熟,不良的家庭环境和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又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外因,因而家长创建和谐的家庭气氛,施以科学的教育方法,才会使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