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在21世纪的今天,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应重视学生个性培养,但目前普遍存在着中学生作文个性能力弱化的现象。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形成这一现象的心理原因。  相似文献   
2.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高师院校的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方面的教科书,至少有20个版本。这些版本有一个共性:比较重视对原理、原则、方法的理性阐述,而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到底该掌握和运用哪些技能,怎样运用这些技能等则很少涉及。教师担负着把前人积累的经验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的重任,身为人师,仅仅拥有广博的知识是不够的,还需拥有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技能。因此,做为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学生,必须强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训练,为将来更好地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技…  相似文献   
3.
进入对话时代,对话精神回响于教育领域,为语文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气象,成为21世纪语文教学的新视野。本文以对话理论为基础,从语文教学与对话理论的关系角度探讨了对话理论特别是阅读对话理论这一新视野在语文教学上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中学时期的养成教育对中学生人格发展至关重要。语文教育在养成教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语文教学天然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母语教育,可以形成一种先入为主的情感优势,更具情感性和渗透性,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传统语文教学中人格养成教育存在着偏颇。敏锐把握和准确处理新时期语文教育与学生人格养成的关系,通过多种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养成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高师教材教法课必须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注重示范作用,加强实践训练,改革考试方法等教改环节达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教学能力,全面优化高师生从教素质的教改目的.  相似文献   
6.
从审美经验和艺术观点两个角度比较奥古斯丁和阿奎那的美学思想。奥古斯丁区分美感和快感,强调审美体验是虔诚心灵认识上帝的一种方式,审美过程是一种内省直觉的心理过程。奥古斯丁一方面指责世俗艺术,另一方面要求艺术为信仰服务。阿奎那指出只有人类具有发现和欣赏美的能力,美感是最高层次的快感,具有不假思索、无需推理等审美直接性特点。阿奎那对艺术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维护,尖锐批判艺术道德主义。  相似文献   
7.
具有实证和量化特点的语料库的迅速发展,在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现代化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拟探求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并就现代汉语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语料库方法的运用加以分析,为语料库研究方法与汉语教学相结合作以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美学课程本身的特殊性在于不仅要传授理论,同时还要进行美的熏陶与审美教育,因此必须摈弃单纯的讲授法,而代之以多样化特别是生动、直观的形象化教学方法,融抽象于具象,变枯燥为兴趣,以形式促内容,通过教学方法创新改变美学课程因吸引力差、课堂效率低下的状况,使学生在学习美学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陶冶和美感享受。  相似文献   
9.
合理运用以多媒体手段与网络资源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来推动创新教育,从美学原理课程运用多媒体及网络手段的教学实际出发,研究现代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对课堂教学过程优化的途径及与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提出创新美学原理课堂教学的途径和基于网络资源的辅助教学技术改革传统美学原理教学模式的设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