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传统的哲学人类学思想不同,布洛赫哲学人类学思想的基础是新的存在论,即"尚未存在的存在论".根据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11条命题,布洛赫把人的本质规定的两方面,即人的本质的可能性、任务与人的本质的隐匿性、鸟托邦特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由此揭示了人类生活关系的规范一实践取向以及历史过程和世界过程在人与世界的本质形成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一位政治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构想了欧洲乃至世界政治的前景,这就是:着眼于未来,把现实的零点当作转折点,由此通向自由和民主,通向各民族的统一,进而扩展到欧洲的统一、西方的统一以及世界的统一。雅斯贝尔斯思想中的生存哲学态度对他的欧洲起源和未来的评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从他的历史哲学重建中,可以辨认出他的政治哲学的主要范畴——自由、哲学思维方式、世界秩序理念和回心转意等。  相似文献   
4.
5.
雅斯贝尔斯对康德的著名文本《永久和平论》进行了一种人道主义或者说生存论的解释:要实现真正的和平,政治决断、社会理念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革命",即人心的决断。与格哈德把《永久和平论》解释为政治哲学主题和哈贝马斯解释为社会哲学主题相比,雅斯贝尔斯的人道主义解释更有价值,也更易于理解。  相似文献   
6.
恩斯特.布洛赫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对马克思主义传统做出创新的人物。在研究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正确评估布洛赫在20世纪精神史中的地位,特别是他对马克思主义传统做出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当然,我们强调布洛赫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创新以及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所具有的意义,并不意味着他的所有创新观点都无可指摘,而是肯定他的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他对问题的独特阐明以及他寻求解答的科学态度和理论勇气。  相似文献   
7.
正还记得,前年国庆中秋黄金周期间,某著名电视台编导组织了"你幸福吗?"系列调查。一时间,相关记者纷纷走上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不管对方愿不愿意,高不高兴,也不管是否涉及隐私,劈头盖脸,张口就问:"你幸福吗?"有的人被问得莫名其妙,张口结舌;有的人被问得支吾其词,答非所问;有的人被问得满脸无奈,恨不得马上钻入地底下……。一  相似文献   
8.
卡尔·雅斯贝尔斯一生著作甚丰,生前发表的专著就多达30余部,其中1000多页以上的就有3部:<哲学>三卷(1932)、<论真理:哲学逻辑学第一卷>(1947)、<伟大的哲学家们>(1957).在这三部鸿篇巨著中,<论真理:哲学逻辑学第一卷>具有承前启后,开创未来的意义,开启了通向"密室"--"大全论"的钥匙.因此,此书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去蔽性著作","最后一部西方哲学的书,也是第一部世界哲学的书".雅斯贝尔斯的哲学逻辑学是"理性的自我意识或工具论",是生存哲学的逻辑学,是世界哲学的逻辑学,亦即世界理性的逻辑学.  相似文献   
9.
阿伦特从海德格尔的远离世界的居住地告别了海德格尔.在阿伦特看来,海德格尔通过自身祖传的居住地,并且通过自身思维中的经历,对思想深思熟虑,把冷静,即不愿意的意欲归于真正的思维所有.雅斯贝尔斯把真正的存在之思视为主客分裂之中发生的存在之思,并强调这种存在之思的真理证实需要人际交往之中行动的思维.在雅斯贝尔斯看来,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思不仅是无神的,也是无交往的,因而是无世界的.在海德格尔那里,并不清楚所信奉的东西和所爱的东西是什么.海德格尔在真理的尺度下,抛弃了哲学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0.
卡尔·雅斯贝尔斯关于"轴心时代"的世界史构想是他对未来一切历史哲学的一个独创性理论贡献,因此,我们有理由把他的历史哲学思维当作我们时代历史认识的一个范例。雅斯贝尔斯率先把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全体重构为新的世界史图式,使前所未有的世界史认识成为可能。他的世界史观全面地以经验的历史为根据并且从它自身中展开历史进程的模式,鲜明地凸显了世界史的历史认识以及世界全体的统一体意识。他的世界史观告别旧欧洲传统,回归亚洲之路,突破近代西方"欧洲中心论"的传统思维方式,从人类全球史视角重新审视人类,从而将整个人类置于世界历史的同一个联系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