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庄子的“道”是个极重要的概念,它的涵义关系到庄周是唯心主义哲学家还是唯物主义哲学家的大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辛亥革命后报刊上发表研究《庄子》的文章有三百篇左右。有些文章直接或间  相似文献   
2.
《庄子》是我国古代一部内容非常丰富的著作,其中涉及到生物进化问题,人类起源问题.例如:“种有几?得水则为■,得水土之际则为  相似文献   
3.
把现代的名词扣在古人的头上,常常不能准确地说明问题;把现代人物的某种精神面貌放在古人的身上,往往不能令人信服。尤其当作者缺乏大量有力的论据时,这种立论就更成问题。比如关于庄子的评价,有人认为庄子有阿 Q 精神,我看这种立论就很难站住脚。关锋同志说:“阿 Q 精神浸透了庄子哲学的整个体系,尤其是他的处世哲学。把现实世界看作虛无,然而他却不能离开‘人间世’,于是就来了一套滑头主义的处世哲学,‘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一切‘寓于不得己’,鬼混在人间世,‘不得己’的时候什么事  相似文献   
4.
《哲学研究》1979年第11期发表的束景南同志的文章《论庄子哲学体系的“骨架”》,对关锋的“新发现”进行了批驳,提出新的见解,认为“骨架”是“道——心——道”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读后,受到不少启发。但与此同时,也感  相似文献   
5.
《庄子》在日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子》很早就传到了日本,但是对《庄子》一书的哲学思想、文学思想,以及它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卓越的地位的深入研究,却是在现代。据不完全的资料统计,从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日本出版了关于《庄子》的专著三十部。四十年代出版三部。即一九四六年安冈正笃著《老庄思想》(一九二页);一九四八年中国研究所编  相似文献   
6.
庄子不仅是赫赫有名的思想家,也是才华出众的文学家。他的著作,其想象之丰富,气魄之挚伟,文笔之犀利,语言之多彩,在先秦罕有匹敌。他的逻辑思维发达,形象思维也同样发达。鲁迅称庄子“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  相似文献   
7.
唐代韩柳古文运动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贞元至元和年间)的一种新文风的崛起。它继承了先秦两汉隋唐以来现实主义创作的优良传统。生发开来,为后来的现实主义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它与长期延续下来的艳丽呆板的恶劣文风迥然不同。韩柳古文自然明快,生动活泼,散行单句,不拘格式。韩愈写的古文,样式相当广泛,不论政论、书启、赠序、杂说,还是祭文、墓铭、状表、传奇,都显露出一些新风格。  相似文献   
8.
读庄臆断     
一、不是“悲鸣”,是反对蛮干《庄子·应帝王》篇:“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关锋说:“‘日凿一窍,凿之七日而浑沌死’——就是说,世界要毁灭了。这是古今中外一切垂死的反动阶级的悲鸣。”(《庄子内篇译解和批判》第265页)庄子的本意果真如此吗?关于这段寓言,胡朴安在《庄子章义》中说:这一章“言有为之害。必至戕物也。浑沌本不死,凿之而浑沌死,有为者败之。天下事大概如是也。”胡朴安的评论比关锋的胡诌高明得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