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0篇
丛书文集   17篇
综合类   1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传达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已成为当今时代的要求。在这种形势面前,史学界应当怎么办?史学能否有所作为?7月24日至25日,四川省历史学会适时地举行了“历史科学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学术讨论会。 一、提高对形势和史学功能的认识 有的同志从两方面分析了当前社会科学面临的形势:①小平同志在强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时,就明确提出了两个文明必须同时抓的思想。这就意味着,对  相似文献   
2.
1999年8月中旬,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利用成立庆典之机,主持召开了首届四川客家学术研讨会。来自香港、广东、陕西、北京、重庆以及四川省内的近200名代表、来宾,集聚在四川省社科院学术讲演厅,共同讨论有关客家学研究的话题。大会收到20多篇论文。现将有关学者在大会发言及论文中交流的学术观点作如下综述:一、四川客家源流研究根据现有研究成果表明,四川客家人90%来源于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移民的主要输入地为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在这次研讨会上,一些代表对四川客家人移民四川的时间、源头、原因以及…  相似文献   
3.
宋南渡后,蜀去朝廷万里,“三军之司命,生灵之寿脉,皆系一帅”,(吴泳《鹤林集》卷一五)代替中央在四川六十州行使节制大权的安抚制置使的作用,显得愈益重要.弄清历任四川制置使的情况,对于理解蜀事的变化由来,关系极为重大。清代学者钱大昕曾以“四川制置”为题,详考绍兴以后历任四川制置使的姓名及其任职岁月,(《十驾斋养新录》卷八)为我们勾画了南宋四川制置的大体轮廓。吴廷燮继又编制《南宋制抚年表》,(载《二十五史补编》)更进一步充实了钱氏“四川制置”的内容,则南宋四川制置的考证日臻完善矣.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移民史上,麻城孝感乡是一个内涵相当深厚的地理概念.关于麻城孝感乡的口碑传说,在四川绵延不断.本文具体考证了麻城孝感乡的建置沿革,认为其存在于明代中期,1472年方撤销建置;"麻城孝感乡现象"的产生原因并非单一,而是具有麻城孝感乡作为元末明初移民迁川中心,以及清初以来以湖广籍为主的外省移民,动辄称祖籍麻城县孝感乡两个层面的意义;并以实际案例从冒籍角度探讨了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5.
余玠(?——1253年)字义夫,号樵隐,蕲州蕲春(今湖北蕲春县)人。他在蒙古入蜀攻宋的战争中,出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治蜀时间长达十年(1243—1253年)之久。在军事上,他制定了因山筑城,设险守蜀的防御计划,领导四川军民因地制宜地建立起一套“如臂使指,气势联络”的山城防御体系,取得了前所未及的战绩。在经济上,他为了解决战争所需要的粮饷财赋,实行了一整套葺理四川经济,在战争环境中恢复四川经济的应急措施。关于前者,论述已较充分;关于后者,则多为人所忽略。《宋史·余玠传》所提供的有关余玠经济活动的轮廊,若隐若现,十分模糊。曾获得台湾“中山学术奖金”的姚从吾的《余玠评传》,洋洋数万言,对此也不甚了了,很少建树。笔者认为,弄清余玠恢复四川经济的措施及其实行的效果和作用,对  相似文献   
6.
七月廿一日,本刊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编辑部在成都联合召开了“学习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理论座谈会”。现将冯举等八位同志的发言摘登如下。其余同志的发言由《毛泽东思想研究》杂志选用。  相似文献   
7.
客家文化资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与其他文化资源相比,在开发利用上,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本文以近年来成都龙泉驿区洛带镇促进四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经验作为案例,并联系我国台湾地区发展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围绕开发主题与打造品牌问题,从理论与实践上探讨了开发利用四川客家文化资源,发展客家文化产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通史》第五册在叙述战功卓著的合州守将王坚的事迹时,说他“一二五二年,曾出兵打败蒙古军,收复兴元”.(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通史组编,第424,425页)最近再版的《钓鱼城史实考察》也说;“1252年(宋淳祐十二年)王坚并收复了兴元”.(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编,第16页)在张森楷编修的民国《合川县志》里,也有类似的记载:“王坚,□□人,淳祐十二年,以武功大夫收复兴元有功,转遥郡团练使.”(卷33《名宦志》)联系当时历史实际来考察,这种说法是很值得怀疑的.  相似文献   
9.
在从元世祖以后至元顺帝以前的元代中期的三十八年间(1295--1333年),在我国南方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反对蒙古统治集团的人民起义风起云涌,如火如荼。但由于资料的零散和缺乏,研究还相当不够,以致对它在元代人民起义中的地位缺乏必要的认识。本文认为,在元代中期,的确存在着一个人民起义由汉族地区向少数民族地区转移扩散的趋势;酿成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在于蒙古统治集团改变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办法,从而激化了元王朝同各兄弟民族的矛盾的结果;中期少数民族起义的爆发,牵制、削弱了元朝封建统治的力量,使元末农民大起义,赢得了蓄聚力量,调整队伍,直至全面发动,并进而推翻元朝统治的时机和条件。笔者水平有限,冒昧成文,以就正于元史和民族史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客家人迁居四川作为切入点,紧紧围绕客家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从四川在客家体系的存在,四川在客家体系中的地位,客家与客籍的区别,客居四川的生存环境,以及四川客家的文化特性五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和平徙居和多元文化融合是四川客家族群的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