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心身问题的问题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笛卡尔时期奠定了心身问题的古典结构,即心身问题的两个基本面、解答的基本思路及困境。现代心灵哲学(特别是英美传统)之思维方式有了一些新特点,即不愿接受无逻辑负担的直觉、不会直接引入上帝超自然力的干预、自上而下的思辨式的形而上方法深深受到怀疑。现代哲学在研究心身问题时引入了三个新的视角,即指称问题、语言问题和还原问题,进而细化了心身问题的古典结构。心身问题奠基于笛卡尔开始的主客二分的祛魅的现代性世界观,自由意志问题是能否跳出心身问题之困境的试金石,而心身问题又是我们能否跳出现代性图景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2.
西方近现代科学的机械论世界图景,促成了从中世纪内涵丰富的超越观到近现代内涵贫乏的理性式超越观的转变,垂直超越变成了平行超越,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变成了自下而上的物理优先模式,这种转变产生了精神危机的问题.对机械论产生的困境,从佛学的圆融思想引申出来的境界论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回应.而对心性(Mind)、自然(Nature)、天道(God)及其关系的基本认定,正好提供了一个科学、基督教、中国文化三方对话的合理框架.  相似文献   
3.
基源问题研究法是劳思光研究中国哲学史之特色,颇引争议。基源问题研究法强调以问题为核心,将史料进行理论还原再重建的思路,与维也纳学派建立统一科学的设想是很相似的。科学哲学研究科学理论的思路,可以通过变换研究对象而迁移到哲学史的研究中来,即将研究对象从科学理论变为哲学史中的诸学说理论。基源问题研究法之得失要从两大方面来看:一是该方法本身之得失,二是其具体运用是否恰当。  相似文献   
4.
皮克林的冲撞理论强调对科学进行操作性语言描述,认为科学知识是物质力量与人类力量相互博弈中瞬时突现的产物,进而自认为其科学观是后人类中心主义的。冲撞理论的确提出了一个不同以往的新的科学观框架,扩展了对实在论、不可通约性、客观性、相对性和整体论等传统科学哲学问题的认识。但是,冲撞理论过多地强调了科学实践中现实性的一面而忽视了超越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5.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对新课标新理念下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然而,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发现,我们中国有些学生,尤其是初中生性格内向腼腆,特别爱面子,不善交流,学习英语时又信心不足,上课发言怕出错,担心被人笑话,一旦考试砸了又失去兴趣.进而这部分学生竟会放弃英语学习.凡此种种正是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尤其在激励学生兴趣方面,加大力度去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畏难"情绪,那么如何尊重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新课程改革工作中实践经验,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陈世锋 《船山学刊》2011,(1):173-176
现实杂多的经验世界背后终极的超越者是什么?传统基督教认为是有住格性的上帝,近现代科学则认为是普遍理性。普遍理性强调的科学规律之必然性,挑战了位格神干预尘世的可能,但也使人类的自由意志、创造性等精神性存在成为了难题,从而构成了科学与基督教的形而上冲突。中国传统的境界论可以更好地解释超越,高境界既内在又超越于世俗,既在某一境界之内承认相对普遍的理性,又使创生性存在于不同境界之间,从而使理性与创生性在某种新角度下得以共存。  相似文献   
7.
心身问题背后的根本症结是机械决定论与自由意志难以两全。一方面,西方近现代科学强调的机械决定论要求物理世界的因果封闭性,从而使自由意志无法作为一个真实的因素插入神经、肌肉等物理世界因果作用的链条之中,另一方面,道德、责任之可能又要求我们保留一种真实、而不仅是随附性的自由意志,这就构成了心身问题的两难处境。非决定论是自由意志的必要条件,但量子论等思想只是强调了主观认识论意义上的不可预测性,未能提供客观世界的、本体论意义上的非决定性。突现论中的下向因果则提供了一个突破决定论的可能,而自由意志也只能限定于认识及利用规律或必然。  相似文献   
8.
心身问题背后的根本症结是机械决定论与自由意志难以两全.一方面,西方近现代科学强调的机械决定论要求物理世界的因果封闭性,从而使自由意志无法作为一个真实的因素插入神经、肌肉等物理世界因果作用的链条之中,另一方面,道德、责任之可能又要求我们保留一种真实、而不仅是随附性的自由意志,这就构成了心身问题的两难处境.非决定论是自由意志的必要条件,但量子论等思想只是强调了主观认识论意义上的不可预测性,未能提供客观世界的、本体论意义上的非决定性.突现论中的下向因果则提供了一个突破决定论的可能,而自由意志也只能限定于认识及利用规律或必然.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数学确实具有实用性特点。但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实用主义而是实践主义,它虽然关注现实世界,但最终落脚点还是超越性的诉求。实用诉求与文化诉求是数学发展的两种重要的外在力量。由于中国传统数学不能关联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超越性诉求,其发展动力只能诉求于实用性,从而使之表现出实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塞尔认为一元论和二元论错误地假定了意识的主观性和物理性不能共存,从而陷入了一个非此即彼的两难选择.他提出了生物学自然主义的心身观,认为意识是由大脑过程引起的,是大脑系统在更高层次上的特征,并通过一种新的因果观说明了心与身的相互作用问题.他还认为主观性不能成为对意识作出科学说明的障碍,倡导对意识进行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