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电力工业是工业和其他部门技术进步的动力基础,它在上海工业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要使上海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电力工业必须高于上海经济发展速度而超前发展。 电力发展必须超前,这不仅是因为电力是主要的动力来源,也是电力本身的特点所决定。因为电  相似文献   
2.
发展卫星城镇是上海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项目。为了改善上海工业布局,疏散市区人口,促进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彻底改变上海目前挤、乱、脏、散等现象,向卫星城镇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1984年2月14日至21日在北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农业经济研究所、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局、中国生态学学会和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联合召开了全国生态经济科学讨论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成立大会。许涤新同志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生态经济学会经过半年多的筹备工作,于1986年10月29日在上海丁香花园正式宣告成立。中共上海市委书记芮杏文任名誉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一副院长张仲礼任会长。 上海市生态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上海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又一进步。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无论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在我国各地区都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  相似文献   
5.
全国第二次生态经济科学讨论会于1986年11月1日至4日在上海市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环境卫生管理局和上海市生态经济学联合召开的。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全国各地70多个单位的110多人,提交论文45篇。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长许涤新主持会议,并在会上作了题为《生态经济学的几个理论问题》的学术报告,着重指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保护城市生态平衡。(全文本刊本期另发)。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马世骏在大会发言中指示:“协同发展不仅是把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各个  相似文献   
6.
上海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研究是一项开拓性的综合研究课题。根据上海城市建设实况,本文运用城市生态经济理论和生态经济学分析、数理统计、投入产出与现代控制论等方法,探讨如何实现城市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同时对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和限制污染行业提出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