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4篇
  201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我所写的大抵还是散文多……我意在表现自己。”──朱自清:《(背影)序》来自清是在五四风雨冲激下走上创作道路的,先写诗,后写散文,晚年则主要是杂文,可以说,他的创作生涯历经了诗歌时代、散文时代和杂文时代。在朱自清创作总体中,散文是主要的,成就也最大。不论在当时还是对后来,都有较为深远的影响。他的散文创作始于1923年,但大多数写于1925年之后,先后结集的主要有:《背影》、《你我》、《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朱自情散文世界是丰富的,有抒情、叙事、游记、特写和随笔。其间有对现社会断片的描写,有对人生相…  相似文献   
2.
朱鎔基总理指出:“不论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还是培育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不论是提高市场竞争力,还是开拓新的市场空间,经济建设中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有赖于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全民族科技教育素质的提高,这也是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所在。”这对于我们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强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3.
俞元桂先生说:“从文体的特点来说,有些散文就象散步、饮茶、喝粥一般,是那样自如,不拘形迹,那样轻松、赏心治神,那样可口而对身心有益。‘五四’期间这样散文最为出色,至今还保持着它的唯力。”其实,他的散文《晚晴漫步》追求的正是这种艺术境界。《晚晴漫步》的视野并不开阔。“人间重晚晴”,作者只是对自己半个世纪人生长途的返顾和思索:那里有对学校生活的回忆,有对亲人殷切的怀念,有对故乡山水深情的通想;那里有对师生情谊诚挚的抒写,有对民间风俗生动的记述,有对自然风光刻意的描绘。十分明显,《晚晴漫步》的作者,主…  相似文献   
4.
在朱自清诗歌创作总体中,他的旧体诗在数量上远超过新诗,先后结集有两本。抗战前所作日《敝帚集》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收拟古诗二十七首,据季镇淮先生说:“这些作品,先生从来秘不示人,其所以模拟者,只是作为了解、研究中国旧诗词的一种方法。而研究旧诗词是先生的教书工作的一部分。先生拟古诗就正于黄晦闻先生”。黄先生颇为赞赏,批语云:“逐句换字,自是拟古正格”。第二部分收古今体五十首,第三部分收拟古诗十八首,第四部分收译诗五首。抗战中所作于1946年结集题为《犹贤博奕斋诗抄》收诗138首。这两部旧体诗“多戏论之类,…  相似文献   
5.
陈孝全 《今日南国》2013,(10):13-13
“喂,我好饿。”小珍等阿全吃饭,已经等了个把小时了,阿全说,他要把信件全都回完才能够出去吃饭。本来以为10分钟可以解决,没想到阿全像被钉在电脑屏幕前的标本一样。小珍饿得肚子咕噜咕噜叫了,可是阿全还不为所动。  相似文献   
6.
老舍说:“我自己是寒苦出身,所以对苦心有很深的同情”(《老舍选集·自序》)。又说“我能描写大杂院,因为我住过大杂院”(《我怎样学习语言》)。大杂院是北京的贫民窟,寒苦出身的老舍常在他的作品中,通过对大杂院的描写,来反映“苦人”——城市下层劳动者的命运。抒发自己对社会的观感。《柳家大院》便是典型的篇什。熟悉生活并不意味着认识了生活,老舍认为一个作家“最要紧的”。是要“在平凡的事情中看出意义”(《事实的运用》)。《柳家大院》写的是王家小媳妇的惨死,但作品的深刻  相似文献   
7.
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他不但以具有独特风格的创作,为现代文学园地增添色彩;而且以其脚踏实地不断探索前进的坚忍精神启迪后来,具有深远的影响。朱自清(一八九八——一九四八)是在划时代的五四运动风暴中,走上生活道路,开始创作生涯的。从此直至逝世,恰是历经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曾对他的晚年予以高度的评价,说他有“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但朱自清思想达到如此光辉境界,却是经历了一个相当曲折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作家是要通过想象去把握世界表现世界的,黑格尔在《美学》中说:“最杰出艺术本领就是想象”.雨果则以为“莎士比亚首先是想象”.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想象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实占有不可估量的地位,可以说,没有想象,就不可能进入创作.朱自清散文的生命力就在想象力丰富,在《文艺的真实性》一文中,他说:“想象在创作中第一重要”.在《“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一文中,他十分强调“神思”:“所谓神思,所谓玄想之兴味,所谓潜思,我认为只是三位一体,只是大规模的心的旅行”.而“心的旅行”又是无限“自由”的:“心尽可以旅行到未曾凝结的星云里,到大爬虫的中生代,到类人猿的脑筋里”;而且“又不以表面的物质世界为限”,可以到“电子世界”,“精神世界”,“数学世界,“伦理的世界”,“道德的世界”.他就常常借助想象的翅膀,进行审美创造,使被描写对象跃出纸面,熠熠生辉,透出一股活灵灵生气.这种丰富的想象,绝不是凭空飞来的,而是基于对描写对象的入微观察和细致的体验.他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