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8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商品经济中的文艺创作个性问题陈宪年随着我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换,劳动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国民经济增长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势头和速度,市场调节、市场规律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一切既给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  相似文献   
2.
在艺术欣赏的理论研究中,欣赏的类型层次与不同主体的审美效应是较少涉及的领域,本文拟就上述两个方面问题展开一些初步探讨,以就教于方家.一艺术欣赏既是对艺术世界的展开,又是欣赏者对自我生命的体认.由于人们的思想情感、个性气质、艺术爱好、审美趣味的千差万别,就会有不同的艺术偏爱,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云:“知多偏好,人莫圆该.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 由此,欣赏者及其欣赏活动就形成不同的类型与层次.这里我们从艺术心理学角度,把欣赏者及其欣赏活动划分为感性型、理性型、情绪型、联想型四种,以把握欣赏主体审美经验的差异.揭示艺术欣赏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钱钟书《通感》一文的发表 ,标志着通感作为一种审美理论、艺术理论的正式产生。其后 ,将通感作为一种修辞表现手法、感觉心理现象及由对某一门类艺术的感受连带勾起对其他相关艺术门类的感受 ,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研究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足在于 ,未能重视人与自然、感觉与心觉沟通这些通感研究最为重要的宗旨和层面。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门近代学科,"文艺心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经历了一段坎坷的历程,直到20世纪80年代,"文艺心理学"研究才进入了建设性的高潮:涌现出一大批学术专著与论文,<文艺心理学>被纳入了高校课程体系,作为选修课登上了大学讲台.  相似文献   
5.
李贺是中国古代诗人中将通感艺术运用最多、运用最妙的一位。他具有奇特大胆的想象力,通过直觉、幻觉,将自己激愤压抑与迷惘感伤的愁苦心情表达出来。客观物象经作者的内心体验而发生位移、变形,依作者的审美趣味和理想而重组,在这个切割组接过程中,大量想象参与了的通感艺术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死亡情结与悲剧作品的关系,认为死亡情结是悲剧文学的灵魂,悲剧正是死亡情结所显现出的张力。文章指出,死亡情结对悲剧文学具有辐射作用、规定作用和引导作用,虽然在抒睛性作品和叙事性作品中,死亡情结的辐射作用或场效应并不相同,但都有一个辐射中心或格射源,统驭着整部作品的氛围。  相似文献   
7.
创作个性与人物个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作个性与人物个性陈宪年创作个性是一种审美个性,是作家反映、认识生活的独特方式,是他们特有的心理体验和思维运行方式。创作个性总是要或鲜明、或强烈、或突出地体现在具体的艺术作品中。在抒情作品中,作家创作个性以其新颖、深刻的思想感情贯注于生动形象的诗歌意...  相似文献   
8.
宋词有着人生低回的情感意蕴和阴柔之美的艺术风貌,其原因主要是:1.晚唐诗感伤意绪的濡染;2.时代的不幸;3.诗词有别的文学观念。宋词中死亡情结显现为人生低回,在婉约词中表现为浓愁密恨,在豪放词中则表现为叹老嗟卑。  相似文献   
9.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意识的张扬和升华,一经和读者的情感、心灵交流、碰撞,就会产生巨大的生命能量。艺术欣赏既是作品描绘的艺术世界在读者心灵中的展现,作品的思想情感在读者灵魂中的灌注,又是读者的生命情结、审美经验对艺术生命的体认、升华。要之,艺术欣赏是艺术生命的展开。 一、艺术欣赏是读者审美经验的激活与系统化 艺术欣赏是读者心灵与艺术生命回流与呼应的双向运动。欣赏的发生就是读者的审美情感被作品对象所触发、激活,而引发出一系列奇妙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的过程。艺术欣赏不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感受,要真正达到对美的领悟,都必须首先依赖艺术作品激活欣  相似文献   
10.
通感不仅是各感官之间的相互沟通、交融,同时也包括各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融合、贯通。作为两种不同门类艺术的书法与舞蹈,它们之间不是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相反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通感的。论文从动态美、造型美及意境美三方面阐述书法与舞蹈之间的通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