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对城市发展如城市规划、城市产业结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城市职能、城市交通、城市建筑、城市管理、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正面影响, 同时也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对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试论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不在之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者和受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处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若换一个角度进行研究,传者的“不在”是体现受众本位的方式,受众的位置更加重要,传播者的“去势”赋予受众更多的参与层面,但传播者的“不在之在”体现了时下复杂的新闻传播结构。深度挖掘潜藏在事物背后的本质“象”,诱发探究传播者如何将现实反映归纳为“象”的模式,镜映现实的世相之象,为新闻传播学的传者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0-2015年被CSSCI收录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媒体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相关论文的发表年份、期刊分布、作者单位、研究主题、所依据的理论或范式、主要研究方法等项目的搜索结果进行分析,考察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的研究现状,发现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理论研究的不足,通过研究探讨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研究的特点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媒介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基本途径,获取、理解和利用媒介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一种在现代社会生存的基本技能,通过对湖北省恩施州的实地调查,从受众自身行为特点和认知对象特点入手调查分析了民族地区传媒受众认知的趋势,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经济的发展,网络资讯的繁荣,带动了民族地区新闻业的蓬勃。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事业呈现出新的特点,这些特点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7.
融媒时代的网络传播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新途径,经过研究蒙古族、藏族、苗族和维吾尔族四个少数民族的网络传播现状,发现少数民族均已运用多种数字化社会媒介工具,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介融合传播民族文化。本文认为媒介组织和媒介从业者要科学运作数字化媒介的长期记忆与核心记忆,尽量避免媒介的记忆遗失才能重新建构民族文化符号,实现民族文化的基因传播与传承。  相似文献   
8.
作为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文化,提升红色文化的国际传播力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题中应有之义。文章首先从红色文化影像的国际传播现状切入,从传播的主体、内容、形式三个角度分析了当下红色文化影像的国际传播格局;再从爱国共情、软性竞争力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维度阐释红色文化影像国际传播的可行性;最后提出“集中+散落”的传播主体建构策略、“长视频+短视频”的传播模态设置、“历史+现代”的传播内容策略以及“高新科技+传统手段”的分众传播方式,以期探索红色文化通过影像手段在国际间传播的新进路,助推红色文化成为国际共享的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逐步得到全球响应,针对如何将构建“共同体”落脚到传播实践的议题,受到广泛关注。我国电视谈话节目《非正式会谈》,是跨文化仪式建构的创新尝试。借助互动仪式链分析发现:电视谈话节目的跨文化仪式由空间、人物与议程三要素构成。通过要素间相互作用,得出节目仪式的建构路径:以阐释达成文化共识;以对话赋能情感连接;以在场促成行动转换。最后,将节目仪式的建构,置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跨文化传播中,提出“构建平等的文明对话平台”“选择容易引起共情的叙事视角”与“培养具有中国在场经验的世界公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文献,可以梳理、归纳民族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任务、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民族文化传播研究的核心目标是以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为导向的民族文化传播力提升研究。当前研究指向关注经济效益、回应政治效应和聚焦文化自身发展,其主导方法在实证和整体性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呈现计算机转向和跨学科的特点。未来研究者应深入民族文化内部,掌握其传播的真实现状,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通过国内各民族“多元一体”发展需求与政策背景的指引,增强提出问题的能力和研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