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科学的价值合理性陈建涛(中央党校理论部博士研究生)一、科学不是价值中立的科学是一种最具合理性的事业,有没有一种价值合理性?这个问题的实质是,科学是不是价值中立的。如果科学是价值中立的,独立于或外在于价值,那么价值合理性就因失去科学的支持而立不住脚;...  相似文献   
2.
在“智慧教育+”的教育教学环境下,教学仍然存在着传统固有的缺陷,使得学生的学习达不到预期效果。文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实践,通过构建研究型教学新方法,打造立体化的教学资源与高阶性的教学内容,注重多元化教学手段、数字化教学应用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探索,从教育教学的“理论、实践、资源”三个维度持续提升学习效果。研究通过构建“研学实践”育人的教学方法,丰富课程内涵,实现了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的融合,探索出了符合地方高校实际需求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论主体间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主体间性的规定及其问题域 “主体间性”是20世纪哲学中出现的一个基本范畴,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一个主体怎样与另一个主体相作用的。莱西的《哲学辞典》把它定义为:“一个事物是主体间的,如果对于它有达于一致的途径,纵使这条途径不可能独立于人类意识……,主体间性通常是与主观性而不是与客观性相对比,它可以包括在客观性范围中”。展开来说,主体间性范畴包括以下哲学问题: 第一,从笛卡尔以来,哲学家们一直绞尽脑汁去解答,主体是怎样认识客体的问题,而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与沟通方式却一直视而不见。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手段的发展,力图理解和解决威胁整个世界和人类的种种危机的根源的努力等诸多因素都使对话和交往成为当今世界的中心话题。在这种背景下,哲学家们开始提出一个更本质和更难以解答的问题,即一个主体怎样与正是作为主体的另一个主体的相接触、相作用的。因此,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就以一种十分特殊的方式成了当代哲学的一部分。美国人穆尼埃说:“古典哲学常常令人奇怪地对这个问题置之不理”。“如果你数一下古典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你会看到这些问题:认识、外在世界、自我、灵魂与肉体、心灵、上帝和来世。在古典哲学中  相似文献   
4.
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哥德斯堡纲领中确认,民主社会主义在欧洲“深深地植根于基督教论理、人道主义和古典哲学。”资产阶级的古典哲学形成了两个传统——人本主义传统和理性主义传统,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人本主义思潮和科学主义思潮乃是这两个传统在现时代的表现和继续。民主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氛围下形成的,它与资产阶级古典哲学中的这两个传统都有内在联系。本文只就民主社会主义与资产阶级古典哲学中的理性主义传统的联系作一批判分析。  相似文献   
5.
工科基础课教学法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工科基础课教学法的两类形式进行了比较,探索了目前几种主要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同时提出了专题式教学法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6.
教学设计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它是为了学生实现有效学习而预先对教学进行的决策活动。本文以大学物理“驻波”知识点为例,根据“驻波”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将教学要素科学合理地安排,形成了“驻波”的教学方案,供教师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7.
德国社会民主党哥德斯堡纲领确认。民主社会主义在欧洲“深深地植根于基督教伦理、人道主义和古典哲学”。这里讲的古典哲学主要是指康德哲学。康德哲学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施加了重要的影响,以致于法国社会民主党公开宣称在社会主义和康德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并且把康德称为社会主义之“父”。西方著名的民主社会主义者麦克斯·阿德勒宣称:“康德的实践哲学是道道地地的行动哲学。它的生命力也就表现在:在我们这个时代,最有威力的精神现象即科学回到了康德,而最有威力的实践现象即社会主义则与康德结合在一起”。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第一次法国革命的要求在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  相似文献   
8.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是当代哲学的两大思潮,这两股思潮各有自己的一整套方法、一整套语言以及各自的领域。笔者试图从认识论角度对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作一番审视,提出以下五点关于认识论研究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一在自然界、社会生活和人类思维的一切领域,存在着无数的否定现象。宇宙间万事万物的生灭变化,新陈代谢都是通过否定来实现的。但否定现象又是十分复杂的,有的事物通过否定走向发展和完善,而有的事物则通过否定趋于毁灭或死亡。如果从否定发生源的角度来  相似文献   
10.
通常人们认为,符号的认识功能仅只在于它是人类借以传递、存贮和加工信息的主要手段。符号的认识功能无疑是包含这一方面的。但是,符号是主体和客体之间认识关系和本身得以确立和实现的中介,因而符号的主要认识功能应是分化功能、内化功能、社会化功能与信息化功能。 一、符号的分化功能 主、客体之间认识关系的确立是以主、客体二者的分化为先决条件的。主、客体的分化不是与人类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同步发生的。外部世界客观存在着这个经验事实并不构成主、客体分化的前提条件。事实上,原始人所感知的外部世界与我们所感知的物理世界全然不同。对原始人来说,纯物理的现象是没有的,每个存在物、每种自然现象都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