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英汉广告用语为例,考察了广告传达给目标受众的文化信息:自我理念。即个性独立与自由、个人尊严、竞争与个人生存和个人隐私等。英语广告用语中的“自我理念”是由于英语广告文化传承了美国传统核心价值——个体观使然;汉语广告用语中的“自我理念”则是由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些汉语广告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中国传统核心价值——群体观使然。  相似文献   
2.
交往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存在方式。当代各国间的经济、技术合作首先是通过合作各方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得以开展和发展的。本文以语境理论为指导,将国际商务谈判置于文化语境中,从跨文化的视角对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主要文化要素:意图、主题、情境、谈判者、媒介等进行跨文化分析。本文指出国际商务谈判文化差异的根源是影响该社会成员的传统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陈海花 《民族论坛》2012,(16):54-58
<正>题记:在参加2012年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举办的民族学/人类学田野调查暑期培训班期间,受《民族论坛》杂志社委托,有幸采访特邀前来讲学的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民族学研究所所长、著名人类学家黄树民教授。应该如何采访?怎么才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黄树民教授的著作、论文很多,有人评价黄树民教授的学术著作学术价值高,且故事性强,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我读《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