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雷广臻 《理论界》2012,(11):195-197
上古玉器的社会组织功能一直是业界专家学者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会盟文化、玉器作为中介物、玉器与其主人关系、玉器在葬制中的作用等方面论述了上古玉器的诸多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雷广臻 《理论界》2013,(4):199-205
红山文化文明成就是人类漫长生产生活等实践活动积累的结果。红山文化以前累积的筑屋文化、用火能力、服饰文明、经济基础、天文历法知识、婚姻革命、祭祀礼仪等因素,是红山文化的文化基础,在红山文化形成了一个集大成的文化高峰。  相似文献   
3.
雷广臻 《理论界》2014,(2):130-132
红山文化的文明程度,代表了中华5000年文明的高峰。本文通过对红山文化房屋建筑技术、用火技术、饮食技术、服饰技术、生产技术、天文历法技术、冶金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从科学技术角度梳理了红山文化前所未有的成就,从而揭示了中华文明起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4.
雷广臻 《理论界》2013,(1):196-197,130
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区是怎样进行管理的,有哪些值得今天的人们借鉴的做法?本文通过对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现的女神庙、山台和玉器的分析做了精彩的阐释。  相似文献   
5.
雷广臻 《理论界》2013,(3):200-202
玉龙及玉龙文化是中国考古界及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龙文化已经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了中华文化的凝聚和积淀。翁牛特旗作为龙文化最北之源,并向南传播,成为中华龙文化的根。  相似文献   
6.
2007年8月,笔者在兴隆洼玉文化探源论坛上说过:“岁月悠悠,文明绵长,先祖巍巍,今人渺渺。我们今人,对兴隆洼人活动范围估计不足,对兴隆洼人农业发展水平估计不足,对兴隆洼人的生产力水平估计不足,对兴隆洼人的广泛影响估计不足,对兴隆洼人高超智力和审美观念估计不足。仅从制玉来讲,我们对兴隆洼人的制玉影响估计不足。”会后友人概括为“六个估计不足”,并请我详释。这是作者启笔的最初缘由。因为兴隆洼文化为先红山文化,故研究范围设定在红山文化。红山文化红透半个中国的时候,思考其目前的研究局限,展示其未来的研究视野,实属必要。当然,笔者深知,笔者在思考红山文化研究目前的研究局限和展示其未来研究视野之时,本身也是有局限的。这其中的原因众所周知。一个重大历史课题,而且可能改变中国历史教科书的重大历史课题的研究,总是需要不断有人提出新的思考,甚至提出疑问,提出这样的思考和疑问,就是本文的初衷。一、红山文化内无边界外有交往红山文化内无边界外不孤立,对外友好,交往频繁,我们对此估计不足。红山文化作为一种考古学文化,她有自己的分布范围,这个范围内部和外部没有今人所设定的行政边界。红山文化有向长城以南(燕山以南)延伸的趋势,长城(燕山)南...  相似文献   
7.
红山文化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广臻 《理论界》2010,(7):173-174,45
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前广布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的先进文化,在同时期的诸考古文化中,红山文化水平最高,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直接证据。红山文化的典型遗址是朝阳市的牛河梁、东山嘴遗址和阜新市的胡头沟遗址。  相似文献   
8.
红山文化等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累积了诸多文明成就,叩开了文明之门,其动力系统非常重要.复合工具的普遍创造和使用是红山文化等发展的根本动力.复合工具带来的思维方法会把它应用于新石器时代的其他相关领域,形成组合思维的诸多成果.组合思维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组合思维产生了两个重要成果,一是催生了龙思维,产生了龙形象;二是催生了早期象形文字.文化的交流也是新石器时代重要的社会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9.
雷广臻 《理论界》2012,(7):216-220
对红山文化玉器进行检视,会发现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情况:中国古文献记载的黄帝图腾(熊、龙、神龟、云、鸟等),红山文化均有玉器与之对应。在中国著名新石器时代史前文化中,只有红山文化(主要是玉器)与黄帝有这么多的契合,深入揭示这种契合关系的内在原因,作者提出了"玉器图腾"、"四生"等概念。红山文化先人们的生产生活生育和生灵("四生")情况给今人留下了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存留在红山文化遗址及其遗留物中,在诸多遗留物中,玉器是首要的红山文化先人的生产生活生育和生灵信息的携带者。我们可以说,红山文化的每一玉器均是"四生"的反映,玉器就是当时社会("四生")的缩影。从翁牛特旗史前岩画到处是猫头鹰眼睛的情况,可以推断猫头鹰(鸮类)曾经伴演了红山人卫士的重要角色。蛇也起过类似作用。红山文化是由一个社会共同体创造的,其社会的多来源多层级关系决定了其玉器的多来源多层级关系。同时,红山文化由多元图腾融合为统一图腾(如龙、凤)的过程,就是这个社会共同体(联合体)从多元走向统一古国的过程。红山文化社会联合体的墓葬安排秩序,即是社会层级安排秩序,从而决定了红山文化社会的用玉秩序。牛河梁红山文化玉器承载中华文明起源的信息,反映了当时融合的社会性质。  相似文献   
10.
现在开展加快进入市场经济轨道大讨论,有一些问题要结合实际予以解答,比如,从哪里“进入”?“进入”的条件是什么?“进入”的主观要求是什么?“进入”的决策要求如何?本文拟就这几个问题谈些认识。 第一,关于“进入”的起点。我们与南方一些地区不同,现在是从三个起点谈“进入”。一个起点是自然经济。一些封闭半封闭的乡村、社会分工还不发达,交换行为还不频繁,在这里进入市场经济的途径是超越自然经济而“进入”;另一个起点是计划经济遗留。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