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新农村通俗小说文体 ,是毛泽东以民族形式为本位的文体观实践的产物。通俗农村问题小说、通俗农村抒情小说和章回体战时小说是构成这一文体的三种样式 ,以各自的审美特征体现着新通俗农村小说民族形式的丰富内涵。这一文体创造体现了从群众化到民族化的基本规律 ,但在具体途径上却表现为两种相反相成的艺术化过程 :新文艺小说文体的大众化、民族化过程和传统旧章回体小说的现代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以生活为本位的语文知能观包括读、写并重的国文知能观和听、说、读、写并重的语文知能观.前者从文章学角度揭示了基础语文学科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和由此所决定的基础性与工具性特征;后者是前者在实践中的发展,从语言应用角度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与范畴作出科学界定,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阐释了语文能力的深层内涵.语文知能观的提出,标志着以生活为本位的现代语文工具论理论体系的形成,为中国现当代基础语文教育系统改革和整个教学体系设计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五四时期国语运动的实质内容是国语教育运动,即以国语教育工具代替延续两千年的文言教育工具的语文教育革命。作为这运动最早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的胡适,从开始就认为这场教育工具革命与文学工具革命具有同等意义,都是现代语文观指导下的革命实践,其目标是通过语文教育工具现代化实现语文教育现代化。因此,他象致力于国语文学建设一样,积极投身于国语教育建设,为现代中国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开拓性贡献。  相似文献   
4.
张恨水小说《夜深沉》中的杨月容是典型的女伶悲剧形象.残酷的生存环境在把她推向人生炼狱的同时,铸就了她抗争的秉性.但抗争结果却没有摆脱沦为有闲阶级享乐工具的命运.从卖唱维生的大杂院大众情人到供有闲阶级享用的剧院明星,再到觉醒后毅然逃出堕落围城回到民间重操旧业以糊口,她像在沉沉黑夜里走了一个"鬼打墙"的怪圈.这是一个不以抗争者意志为转移的命运怪圈.杨月容最终没有走出这个怪圈,却以抗争失败后的反思与觉醒实证了女伶悲剧人生的社会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女神》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革命新诗集,它和鲁迅的《呐喊》在小说方面显示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实绩一样,在诗歌创作方面具有继住开来的地位。但长期以来,研究者对《女神》的评价,特别对《女神》主题的认识还很不够;一般虽都承认《女神》所表现的反抗精神和朦胧的革命理想,但却认为其主题是歌颂祖国,歌颂自然,所表现的是爱国主义思想。邓小平副主席在郭沫若同志的悼词中说:“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他就以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歌创作,歌颂人民革命,歌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开一代诗风,成为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这是对《女神》最确切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鲁迅杂文文体理论及其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的杂文观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大文章观,主张文体形式的多元性与审美品格的一元性。而其战斗性审美品格在艺术方法上的集中体现是讽刺艺术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一个作家的艺术风格总是首先通过他的语言特色表现出来。因此,要把握作家的艺术个性,就必须研究他的语言特色。各种文学体裁对语言都有特殊要求,如戏剧语言的基本特征是诗化、性格化和动作性等。但这些特殊要求非但不能抹杀作家的语言个性,反而总是通过每个作家的语言个性表现的。因而,我们研究一个剧作家的语言特色,不是研究他的语言是否具有上述三个基本特征,而是研究他是以怎样的语言个性体现这些基本特征的。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语言大师,他语言的突出个性不仅表现在《女神》等诗歌创作中,形成郭沫若式的诗的语言,而且体现在他的史剧创作中,形成郭沫若式的戏剧语言。郭沫若式的戏剧语言具有两个鲜明特点:雄辩性和抒情性。在他的史剧中,诗化、性格化和动作性等戏剧语言的基本要求都是通过雄辩性和抒情性的语言个性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一个乡土作家的生命之根总是深扎在他出生的乡土里,也就是将自己的生命同乡土的自然界与人生世界同化。二十岁以前的沈从文所经历的人生历程,就正是这生命与乡土同化的过程。从人的个体生命发展历史来看,人对于客观世界的接触与了解,都是首先从自然领域开始而后进入社会领域的。因此,童年时代的世界主要是自然世界。正是在这里表  相似文献   
9.
关于《孔雀胆》悲剧的性质及主题一直存在分歧。这固然反映了研究者认识和理解方面的问题,但同时也反映了悲剧在艺术构成上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过去的研究者多从单一角度平面地研究作品,这是造成争议无法解决的主要原因。从多面的立体角度来研究作品,则可发现阿段悲剧的成功之处正在于艺术构成的多层次性。多层次的艺术构成,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女性主义文学进入张爱玲时代:女性主义痛苦反思时代。将两性关系上升为现代城市文化制度加以审视、批判和反思,是张爱玲时代女性主义文学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最深刻的思想内涵。张爱玲不仅在创作中深刻体现了反思主题的内涵,而且创造了不同于冰心时代和丁玲时代的女性主义文学的新理念,从而使她以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文学理念的更新与深化,在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史上划出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