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危机诱发了社会危机,社会危机又引发了理论危机。时代和社会,都提出了中国向何处去的现实问题,是重蹈印度、越南、缅甸的覆辙,任人宰割;还是破釜沉舟,致力变革,发愤图强?两种命运严重地摆在了人们面前。当时,无论是传统社会的纲常名教,还是半新半旧的“中体西用”,都已经难以承担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形势逼迫思想界更积极地进行救国理论的探索,在努力发掘传统文化优秀因子的同时,人们把更多的眼光投向了外部世界。“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①,成为当时先进思想界的共识。在汹涌而入的西方文化中,通过众…  相似文献   
2.
合作化道路是梁启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文明“双重危机”背景下所设想的多元现代化的必经途径,包括经济合作化、政治合作化、文化合作化等各个方面。他的合作化道路是人文理性主义的产物,是在世界范围内文化批判与文化互动的结果,既是文化民族主义也是文化世界主义。这使梁启超的文化保守主义具有文化开放的理性色彩。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与民众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辛亥革命前后城市平民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态度、农民抗争中的新动向与旧烙印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 ,同时探讨了民众动向对辛亥革命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所谓中源西流,就是说"西学出于中学",西方文化,中国"古已有之".这种说法在近代演化成一种社会思潮和普遍的社会心理,影响颇大.本文仅就中源西流的思想内容、历史动因和社会影响作以剖沂,阐明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扫除中国现代化的思想障碍.  相似文献   
5.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之秋,有识之士在极力鼓吹与倡导救亡图存的同时,也对中国的现实政治、历史传统及固有文化做了比较系统的反省。第一,对当时现实政治进行反思,认为日本之所以敢于发动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主要原因是中国政治与政治能力弱势、低下,派系之争、军阀战争不断,当政者不作为。第二,对中国民族性与国民性进行反省,认为中国民族性中之劣根性,如利己自私、虚伪面子、文弱病态、缺乏组织、一盘散沙等负面德行,以及民众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严重缺失,导致社会不能形成一种合力,国家无法强大。第三,对中国历史与文化进行反省,认为此次国难的发生有其历史渊源,与中国历史和传统的流毒有极大关系。这种反省,并不是民族虚无主义,相反,正是一种民族与文化自信的表现,意在刺激国人、警醒民众;是中华民族时代意识的觉醒,对唤醒民族意识、抵御外来侵略、建设现代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马克锋 《社会科学》2013,(3):140-146
中国文化中"天下一家、中国一人"大同理想的创设、演绎与传承,无疑是世界主义观的中国版本;西方世界主义的发展演变,说明世界主义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西方世界主义的核心思想与中国文化精英的最终诉求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后期,中国的国际地位突然提升,一举进入世界"四强"之列;中国成为世界"四强",给中国社会和广大民众以极大振奋,提升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力;中国当时并不具备强国实力,成为世界"四强"仅仅具有象征意义与战时战略,梦想与现实存在巨大反差,最终压垮了国民政府,加速了其失败。  相似文献   
8.
墨学复兴与近代思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现象,一方面西方的进化论、民权论思潮,如风起云涌般弥漫着思想界;另一方面长期被冷落的今文经学、墨学、陆王心学和佛学,也相继复苏,以其古色古香之气息与时代新潮相激荡,在充斥整个近代的古学复兴浪潮中,墨学脱颖而出,其思想精华得以再现。本文仅就墨学在近代的复兴及其时代背景做一文化上的反思,以裨益于近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探讨,从中我们或许能认清和把握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转换的某些契机。  相似文献   
9.
“西学中源”说是近代以来国人认识西方的一种文化模式。从其正面影响来看,具有认同西学、激活中学,会通中西文化的时代意义。从其负面作用来看,反映了“一源幅射”的文化传播观,是一种非科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0.
三十年代中期,国统区文化界,围绕着如何建设中国新文化,展开了一场论战。本文兹就本位文化问题,略论一二。一、中国文化建设运动前的中国社会三十年代前后的中国社会,特点是动荡不宁,处于一个剧烈变动的时代。首先,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东北沦陷,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之秋。而国民党反动政府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之策,相继与日签订“塘沽协定”、“何梅协定”,激起国人强烈反对。于是在文化界,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成立,一大批救亡刊物的出版,说明民众抗日反蒋的要求越来越高。其次,继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共产主义思想影响愈来愈大。三十年代中国思想理论界相继爆发了“中国社会性质问题”、“中国社会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