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尚书·虞书>所记内容主要为我国古代帝王世系的起始时代--尧舜禹时期的有关情况,距今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是今人能见到的最早的传世文献史料,其文本中蕴涵有非常重要的上古和谐观念,概而言之,包括同构互赢的自然观、"舍己从人"的治事观、"明试以功"的考绩观、注重"克谐"的用人观、宽爱礼让的人际观、"八音克谐,,的文艺观、"惟刑之慎"的刑罚观和"惇德柔远"的民族观.这些朴素的上古和谐思想是我国几千年绵延不绝和谐理念之源头,在经学昌盛的华夏历史长河中,这一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曾沾溉了中国人的"天人合一"哲学思维、"家和万事兴"的处世理念以及"政通人和"的政治诉求.今天我们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之理论,正是对这一传统文化之精髓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出土文献《性自命出》等以“诗、书、礼、乐”并言,《六德》等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并言,不仅印证了《左传》等记载的可信性,亦印证了《书》经历了一个由以类相随向特指概念转化的历程,相关出土文献的写成时代恰处在这一转化的关键点上。《缁衣》等以篇名而不以类概念称说《书》,说明《书》篇命名现象在当时已经普遍存在。《书》概念的转化及《书》篇命名的普遍化在论证孔、孟编次过《书》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钱宗武在<〈尚书〉新笺与上古文明>中,尝试采用将现代语法学理论与传统文化阐释学知识融为一体的方法对今文<尚书>进行注释与笺说,在传统笺说和注释形式中揉进新质,不但为解读<尚书>开辟了新途径,而且提出了诸如<尚书>的儒源地位、文学特性、德法兼治思想和不少具有学术价值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4.
泰始皇焚<书>、禁<书>学,在<尚书>学史上具有传承与开新双重意义,绝不简单地是几乎断送了先秦时期曾一度繁盛的<书>学,给其带来了无以弥补的巨大损失,更重要的在于泰王朝的<书>学是先前各类<书>学思想对崎、交锋的必然结果,不仅是对周泰<书>学的全面总结与反省,亦是对汉魏经学<书>学的催生与准备.  相似文献   
5.
广义鲁学的界定,借鉴狭义鲁学所持的基本标准,即鲁学是鲁人开宗立派的学问,是鲁地的学问。而所谓的鲁地,指春秋时期鲁国的势力范围,即《汉书·地理志》所说的鲁地的分野。广义的鲁学文献,覆盖经、史、子、集四部,而不再局限于经部。广义的鲁学研究,应该将其源头追溯到前儒学时期,那个阶段的鲁学,兼有持守与变通的双重属性,不能简单地用"纯洁性"等词语进行概括。汉宣帝振兴鲁学,动因是多方面的,并且经过了三个阶段,时间比较漫长。把殿中大议与石渠阁论五经同异相混淆,是对文献未能系统全面把握所致。《孟氏易》属于鲁学系列,不能因为它以阴阳突变解《易》而归入齐学系列。《鲁诗》、孔氏《尚书》,均有以变异解经、以天象附会人事的做法,鲁学并非不言灾异。  相似文献   
6.
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工科院校应加强人文教育体系的构建,特别要在专业设置、弹性学分制、人文类课程与第二课堂的开设、两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并重、专业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等六个方面予以全面强化。  相似文献   
7.
帛书《要》篇中出现的“尚书”二字对已有的《尚书》学史的基本观点并未构成本质性的冲击,最多只能说是细微的修正而已:出土文献中称说的“尚书”与传世文献中称说的《尚书》并不是一回事,今天所谓的经学意义上的《尚书》在先秦时期只称《书》;《要》篇中的“尚书”既不是指《连山》、《归藏》,也不是指《尚书》;《墨子·明鬼下》篇中的“尚书”也不是指《虞书》。“尚书”在先秦时期泛指“上古之书”,《墨子·明鬼下》子墨子称说“尚书”二字有可能来源于《要》篇孔子称说上古典籍的习惯称谓。曾一度被学术界公认的清人王念孙改《墨子》中的“尚书”为“尚者”的观点值得怀疑,王氏之说虽然在文本上下语气上讲得通,但并没有实据,甚至可以说是属于据己意臆改,其说在出土文献的确证下显然已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8.
马士远 《唐都学刊》2005,21(6):98-102
扬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语言学科学术带头人钱宗武先生在<<尚书>新笺与上古文明>一书中,尝试采用现代语法学理论与传统文化阐释学知识融为一体的方法对今文<尚书>进行注释与笺说,在传统笺说和注释形式中揉进新质,不但为解读<尚书>开辟了新途径,而且提出了诸如<尚书>的儒源地位、文学特性、德法兼治思想和不少具有学术价值的新观点,对<尚书>蕴涵的上古文明母题进行了多方位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