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6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家内人际关系是整个社会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缩影,它既受制于时代,受制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与历史传承,反过来,又在历史与时代的进程中打上自己特定的烙印。秦汉时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发展时期,也是家内人际关系的转折定型时期。本文试图以这一历史时期家内关系的变迁为线索,探索社会与家庭的内在因果效应,寻觅秦汉社会的特有风韵。  相似文献   
2.
两汉时代正处在中国古代宗教的萌生阶段 ,乡间社会充满着浓厚的原始信仰与原始崇拜气氛 ,人们所崇仰、祭祀的神、鬼怪多种多样 ,对待它们的态度也各不相同。这一切构成了汉代乡村社会神崇拜的独特风格。也构成了汉代社会精神世界的重要基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传统FAGM(1,1)模型建模过程中存在的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Simpson公式改进的FAGM(1,1)模型。首先,基于分数阶累加生成算子和分数阶累减生成算子建立分数阶FAGM(1,1)模型。其次,利用Simpson积分公式对FAGM(1,1)模型的背景值进行改进,建立SFAGM(1,1)模型。进一步,应用遗传算法确定SFAGM(1,1)模型的最优阶数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最后,以中国人均GDP为例,对比分析GM(1,1)模型、Simpson改进的GM(1,1)模型(SGM(1,1))、FAGM(1,1)模型、SFAGM(1,1)模型的模拟结果,并对"十三五"时期的人均GDP进行预测,其结果表明SFAGM(1,1)模型比GM(1,1)、SGM(1,1)、FAGM(1,1)在人均GDP的预测方面有更高的精度,"十三五"期间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0.64%,到2020年达到83146.97元,是2010年人均GDP的2.69倍,以2010年的人均GDP为基准,到2020年将能够实现翻一番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马新 《文史哲》2012,(5):108-121
对于宋代的乡村建制,学界多认同乡在宋代已从县之下的一级组织演化为单纯的地域概念,乡政与乡级行政组织也是在这一时期完成了从有到无的转变,被都、保体系所取代。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两宋时代,乡与乡政一直存在,都、保体系的建立与变动也未实现对乡村社会的组织重构,自然村落仍是实际上的最基本的组织单位。认清这一点,对于把握两宋乡村社会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汉唐时代盛行五世为界的小宗宗法,但五服之外,以宗族为单位的、各宗族之间的联系也在不断扩展,这种联系既有同宗诸宗族间的联系,又有姻亲宗族之间的联系,还有异姓别宗之间诸宗族的联系。宗族间的联系既有合作,又有矛盾与冲突,甚至还伴随着时而可见的血族复仇。  相似文献   
6.
基于小土地经营的局限性和汉代的赋役政策,两汉自耕农从事着与商品市场有多方联系的半自给自足式的生产经营;兼之农民存处在半封闭式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既要忍受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侵蚀盘剥,又需承担国家的经济剥削和超经济强制,于是给小农经济造成诸多不安定因素,也对农民的升降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除小部分农民地位上升外,大量农民的归宿则是:或流亡,或沦为依附人口,或沦为奴婢,或弃本逐末,或依阻山泽而起兵反抗  相似文献   
7.
编户齐民与两汉王朝的人口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户齐民与两汉王朝的人口控制马新两汉时代,政府立足的基础是广大的农村人口,农村人口不仅是徭役所出,也是税之所出,赋之所出,至于土地和财产,意义远不如人口本身。以平帝朝为例,政府向农民征收的租税之入约为33029267.4石,按时价可折合为33亿钱;刍...  相似文献   
8.
两汉时代正处在中国古代宗教的萌生阶段,乡间社会充满着浓厚的原始信仰与原始崇拜气氛,人们所崇仰、祭祀的神祗、鬼怪多种多样,对待它们的态度也各不相同.这一切构成了汉代乡村社会神祇崇拜的独特风格.也构成了汉代社会精神世界的重要基点.  相似文献   
9.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党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贯穿《邓小平文选》第3卷全部理论观点的精髓.学习《邓小平文选》第3卷,就是要牢牢把握这个精髓,紧紧抓住这个实质.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那么,报刊管理工作如何才能坚持这一思想路线呢?一、正确认识和分析报刊业的现状实事求是是联结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位伟人思想的一条红线.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阐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就是说要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用联系、发展、全面的眼光去研究、去探索、去认识其内在的规律性,以达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实事求是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成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科学技术水平低的  相似文献   
10.
原始崇拜体系与中国文化精神的起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新 《东岳论丛》2005,26(1):68-74
原始崇拜体系的形成是人类精神世界形成的标志。在中国原始崇拜体系的形成中,自然崇拜、灵魂崇拜以及祖先崇拜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文明的进展,又演化为天、地、祖先崇拜。这直接影响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